'我家寶寶總是喜歡一個人在自己的地域玩耍,有時候一個人自言自語,上次帶他去看幼兒園,只肯拽住我躲在我后面,害羞膽子又小,這可怎么辦?這孩子不合群害怕生人,以后能有什么出息?'這是我的一位著急的朋友和我聊天抱怨到。 朋友的孩子后來上了幼兒園也是這樣,哪怕有時候小點心沒有吃夠也絕對不會主動舉手向老師講;過年帶回老家和長輩拜年也是羞羞答答的躲在媽媽身后,膽小害怕,不自在。朋友為了這件事焦急的很,但是很多時候也是無濟于事。 其實有很多孩子都會有上述寶寶的行為,心理學家為這種行為冠上一個專有詞---兒童社交退縮癥。而導致這樣行為出現的根源大多數都是在于父母的教養方式。 社交退縮是什么?怕社交的孩子以后生活困難重重!社交退縮也叫兒童社交敏感障礙,表現在孩子對于新的環境和陌生的人物感到恐懼和不愿面對;并且主動逃避這樣狀況的行為。 這類孩子一般不太合群,喜歡孤獨,內向,不能很好的向外界表達自我的真實想法被排除在外。慢慢的就會產生自卑感,自怨自艾,非常的敏感多慮。 害怕社交的孩子未來的生活也會困難重重:
孩子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能夠從容的和他人溝通,害羞恐懼。所以很多時候的必要溝通就變成了無效的溝通。特別是孩子去到幼兒園,很多孩子剛剛進入新環境,有的孩子尿在褲子也不敢和老師講。 孩子喜歡一個人的世界,不能和小伙伴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慢慢的就融不進去班級群體,游離在社交的邊緣,沒有知心好友。
孩子害怕社交,自己走不進那個群體,孑然一身。他們很害怕和別的孩子打完招呼或者想要表達自己,并不能得到對方的積極回應。久而之久,他們就會封閉自己,不愿意去面對也不愿意去嘗試。 如此下來,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會縮進自己的龜殼里面,逃避責任。當身邊的小朋友覺得他怎么樣都不會參加活動的,以后就也不會再考慮他了。 多重的因素,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什么都不行不能交到好友,不能大膽發言。心理落差感很大,接著就會自卑,甚至會不愿意進行社交活動。 為什么幼兒會出現社交退縮的行為?根源大多在父母!大部分的孩子進入社交退縮癥發生在5到7歲之間,雖然有一小部分是孩子 的先天性格造成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受到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
在這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很多父母都是工作很繁忙,導致在孩子面前難免會有點急躁不堪;而且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所以對于孩子期望非常高,這個時候家長就會想要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則來做。 不允許孩子經常出去玩,不允許和這孩子交朋友,不能總是看電視;坐在家里做作業才是最乖的孩子。孩子稍有忤逆,父母就大眼瞪小眼,語氣嚴厲,大有一副不聽我的你就死定了!而孩子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什么都害怕,脫離人群,成為父母的玩偶。
溫室里面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永遠都沒有野花那么好看。現在很多都是421家庭,六個長輩疼愛著最小的孩子,再這樣蜜罐里的環境,孩子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被父母包辦。孩子也會覺得社交根本就不需要我出手,只有爸爸媽媽在就好了。 但是這樣孩子的獨立能力遭受到破壞,他們的社交能力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也被削弱。他們不知道要怎么去和別人問好,相處;也不會主動出擊,只會被動的等待別的孩子來。這樣的社交交流是被動的,無用的。
很多父母看見自家的孩子膽小,很怕孩子以后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所以特別著急,用很激烈的方法強迫孩子快速適應新事物。 一旦看見孩子不情不愿的樣子就會強扯著孩子去,'快喊人好啊,這孩子,真不懂事!''有什么好怕的,快點自己找到座位,等下就要上課了!' 父母沒有考慮過孩子年幼的思想,不知道他們的內心在進入社交時那種恐懼和不愿意,這樣只會事倍功半,打擊了孩子信心,拒絕和陌生人交流。 學會這幾招,幫助孩子走出社交退縮的陰影!
原生家庭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就重要的第一環境。良好開明的家庭環境,溫柔講理的父母,培養出開朗有自信的小孩子。它可以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增強和別人社交的欲望。 如果家里面總是很溫馨,媽媽做好了飯菜,爸爸夸媽媽做的真好吃,家庭成員會一起玩游戲,做家務,開家庭會議。孩子會覺得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很溫暖的,覺得和別人交往原來是這么簡單的事情。 我們父母應該發現孩子的優點,經常給孩子贊美與表揚;引導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看書,畫畫,唱歌等等。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更加的自信,能夠落落大方的在很多人的地方表達自己,也會很快的適應陌生的環境。
為什么孩子害怕社交,不夠自信?最大的其實是缺乏愛和安全感,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不多不少的愛和安全感,但是可千萬不要變成了溺愛! 孩子不愿意接觸外界,父母不應該罵孩子或者拿他與別的孩子比較:'你說你有什么用?這都不敢?你看看人小胖多厲害!'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摟著孩子,輕撫孩子,告訴他我們是他們的后盾。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感情也一定要融洽,如果孩子特別的退縮; 父母也可以作為引導人,為孩子向新朋友介紹他;或者在一旁有一定距離的看著孩子,慢慢的孩子可以走進社交圈,家長就可以下線了!
孩子一直待在家里是無法接觸到外面偌大的社交圈,多彩的世界,他們的眼界會很小。父母要多留時間給孩子接觸其他小孩子,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孩子如果非常抗拒,家長不要強迫,應該鼓勵孩子勇敢跨出第一步。 可以讓孩子在晚飯后到社區玩耍;對于班級上的集體活動要積極參加例如畫畫手工比賽,黑板報繪制,才藝表演等。家長也可以在家里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參加孩子的生日會,讓孩子得到重視感,喜歡社交的感覺。 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多去游樂場,動物園,燈會等熱鬧的地方逛逛;增長見識的同時還能夠適應陌生的物體。 家長的否定可能會讓孩子更加深陷社交退縮無法自拔,我們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因為孩子的不合群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原生家庭里得到的,家長在關注孩子智力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