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菜菜逛吃,又到了周五的美食探店時間!偉哥真假 本期探店,終于又回歸菜菜的“大本營”——廣州! 其實對我來說,做廣州探店,最簡單也最難。簡單就在于,廣州好吃的,實在太多了! 而這也恰恰是最難的。怎樣才能在短短一期的探店里頭,帶你們了解這座城市的美食精髓? 我覺得,菜市場是一個絕佳的切入口。 它是一個城市最為接地氣的部分,這里有美食,也有生活。
老粉知道,我是個菜市場控,出去探店,肯定要去當地的菜市場逛一逛。 這次回到我的主場,自然要把你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廣州菜市場美食指南 廣州的菜市場,密度相當高,名聲在外的也不少,比如面積最大的沙園菜市場,“矮大緊”老師和林依輪都有去過。 不過這個市場離市中心有點遠,如果不是我這樣的菜市場控,不必特意去打卡。 若是來廣州玩,我更推薦這幾個交通方便、好逛又好吃的菜市場: 塹口肉菜市場/ 一逛就停不下來 /位于海珠區的塹口肉菜市場,一度是我最愛逛的菜市場。 位置就在珠江邊不遠,有時候跑步到那邊,剛好逛一逛,買點東西再回家。 塹口市場的構造很特別,是由4條街巷、2個室內菜場組成的內街市場。 在這里買菜,會有一種逛廟會的感覺,過年期間更是熱鬧。
規模大,食材當然也很豐富,蔬果、肉類、海鮮、干貨、糕點、草藥……應有盡有。 像是外地人驚爆眼球的蝎子、水蟑螂、牛蛙、草龜……在這里,早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我也常常帶外地的朋友來逛塹口菜市場。 每當他們問到“這是什么,怎么吃”的時候,不等我回答,攤主總會蹦出兩個字——煲湯! 沒錯,在廣東,就是萬物皆可煲湯嘛!
周末只要有空,我都會來這里逛一逛。 回家的時候,不僅雙手提得滿滿當當,腦子里也會冒出各種各樣的菜譜靈感。 當然,這個菜市場不僅好逛,值得一吃的美食也不少: 純心餅店(原順意餅店) 純心餅店是塹口市場里的老“網紅”了。 才九點不到,市場里好多檔口都還沒開,他們家就已經排上隊了。 花生酥、杏仁酥、肉松酥、雞仔餅……店里一共有20多款傳統的廣式點心,其中花生酥是招牌,很多人專門買來送人。 他們家的花生酥,用料非常扎實,入口酥脆,微微的咸味把甜味平衡得很好,多吃幾塊也不會膩,還能吃到大粒大粒的花生,保證你一吃難忘! 它家的點心都是現烤現賣,排著的隊伍看似不長,其實都在等著花生酥出爐,怎么著也得等上一個多小時的。 過年過節,隊伍更是長得可怕。要想吃上花生酥,可一定得趕早。 對了,他們家只收現金!記得準備好零錢。 無名牛雜 與純心餅店同一條巷子,有一攤沒有招牌的牛雜,我經常光顧。 位置嘛,你們認準這個門牌,南洲前21號: 牛腸、牛肚、牛心……滿滿當當地擠在盆里,鹵水色澤濃郁,藥膳味很足。 牛雜處理得很干凈,鹵汁滲透在每一寸肌理,但不會過咸過重,嚼在嘴里滿口香濃,是本牛雜控的愛沒錯了~ 顧客自行挑選好牛雜,攤主利落稱重、剪切、淋汁、裝袋,一氣呵成。 附近的街坊都愛來這里買牛雜,偶爾遇到人多時,相熟的老顧客都會直接掏錢給攤主,留下一句:“你幫我裝住先,轉頭我再翻嚟摞(你先幫我裝好,我待會來拿)。”然后便繼續買菜去了。 梁生記盆菜 同樣是塹口菜市里的老字號,老板娘說,她從1988年就開始在這里開檔口了。 (emmm,檔口年紀比我還大呢~) 幾口碩大的不銹鋼面盆里,放著鹵好的豬腸、豬尾、豬皮等。 紅潤的色澤,亮晶晶地閃著光,惹人垂涎,買回家加熱一下就能直接吃。 他家的土豬豬手是用自制的酸梅醬來腌制,酸香撲鼻。 豬皮吃起來很Q彈,雖然著有點辣椒,但實際上是酸甜口的,很開胃。 他家的泡仔姜、蘿卜和木瓜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酸、甜、辣平衡得恰到好處,脆生生的,風味十足,很是下飯。 每次路過,我都會買上一些泡仔姜,回家與牛肉、紫蘇簡單一炒,不需要過多的調味就足夠好吃。 店里除了鹵味盆菜以外,過了立秋,還會有蒸糕賣。 傳統的紅豆糕、芋頭糕、蘿卜糕都有。天一涼,附近的街坊都愛來預定。 走累了,來碗甜品吧 相比玫瑰、百花之類比較出名的糖水鋪,菜市場里的糖水鋪,更加“接地氣”。 塹口市場有兩家主打芝麻糊的糖水鋪,分別位于從同福路進入市場的兩條巷子口,相距不遠。 傳統石磨芝麻糊這家,我比較喜歡杏仁糊,杏仁香氣非常濃郁,甜度也剛剛好,吃起來很舒服。 芝麻糊我比較推薦歐姐芝麻家的。 質地細膩,入口香滑,吃得出真材實料。 歐姐的店里還有許多現磨的五谷雜糧粉,一一對應不同的功效,方便街坊買回家自己熬煮。 安樂燉品 吃過芝麻糊,菜市也基本逛完了。這時,可以沿著同福路慢慢走。 同福路民國時就有了,兩旁的騎樓建筑保存至今,映著搖曳的樹影,風情依舊。 安樂燉品就在同福東路上,也是一家二十多年的老店了,附近的街坊經常會來。 他們家的燉品品種非常多,門口掛著手寫的菜單牌子,密密麻麻。
燉品放在高大的燉品柜里,一直保持小火慢燉,有客人點單再從抽屜取出。 剛剛在市場見到的鱷魚、草龜,你都能在這里吃到。 我喜歡喝這家的土茯苓扁豆燉龜,湯水清甜回甘,草龜的肉質很嫩。 想體驗鱷魚肉的滋味,可以試試無花果南北杏淮山燉鱷魚。 他們家的鱷魚肉,口感有點像海咸魚,為了蓋住腥味,湯水里的酒味和醬油味也會下得比較重。 特首靚湯 相反方向的同福西路上,有一家特首靚湯,雖然店招牌上寫著湯,但是他們家最好吃的,是煲仔飯。 我一個對煲仔飯頗有研究的朋友,曾經欽點它為“廣州第二好吃的煲仔飯”。 我帶朋友去吃過好幾次,每次都是滿意而歸。 飯粒粒分明,晶瑩有口感,臘味香氣足,牛肉嫩滑,菜心清脆水靈,醬汁不會過于濃重,手抖也不怕。 如果你是煲仔飯里的鍋巴愛好者,一定要記得叮囑廚房,幫你多煮一會兒。 他們家的湯也不錯,選料新鮮天然,連鹽都不放,需要的話,自己添加即可。 越秀區:東山肉菜市場/ 藏在景點的精致菜市 /東山口是廣州旅游的熱門打卡地之一,很多人會來這里看藝術展、看民國時的西洋小樓。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里的菜市,可比展覽好看吃多了! 來東山肉菜市場買菜的人不少,卻一點兒也不擁擠,地面也是干燥整潔。 在這里,你可以充分感受南方買菜的精細。 水靈的蔬菜用皮筋細繩分捆扎好,肉按兩稱量剔骨剁塊腌制好都是常事。 買個椰子,店家會免費幫你開殼、去皮,回到家倒出椰子水,椰肉切條就能直接做椰子雞啦。 如果嫌切椰子肉麻煩,店家還能免費幫你榨汁裝塑料袋,回家一倒就好。 燒味店里,如果午市和晚市過后還沒賣完,就會打折出售。老廣對新鮮的追求都在細節里。 小時候最喜歡跟著爸爸媽媽來菜市場,然后借機討要一個燒鵝腿~ 東山菜市場附近,好吃的也很多: 今香食品 對于經常買菜的街坊和附近上學的學生來說,今香食品是走過路過都會買上墊墊肚子、解解饞的存在。 豬紅湯尤其推薦,小份只要2塊錢,價格超感人! 豬紅爽滑,外表韌韌的,咬下去卻仍是嫩的,湯底是濃濃的胡椒味,幾口下肚,通體舒暢。 空調房待久的夏天和寒風細雨的冬天來上一碗,再適合不過。 他們家瀨粉我覺得一般,你們若是想嘗鮮可以試試,記得一定要搭配小咸菜,吃起來滑滑韌韌,有滋有味。 燕塘牛奶 就在今香的對面,是廣州為數不多能夠買到新鮮水牛奶的地方。 水牛奶比普通牛奶的蛋白質含量要高出很多,喝起來更香濃,也是做雙皮奶必備的材料。 市面上的水牛奶是近幾年才火起來的,百富露的鮮水牛奶卻是我從小喝到大,也不用吸管,咬破一個角,就能咕嚕咕嚕地叼著喝完~ 妙棧燒臘 廣東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碟燒臘。下班回家買上一些,斬料加菜是常態。 妙棧燒臘也是一家老字號了,分店遍布各個菜市場。 他們家的出品,基本上可以隨便點不踩雷,若是要打包帶走,我也推薦這家。 招牌的燒鵝,皮脆肉嫩,醬料不會蓋住鵝本身的香味,配上酸酸甜甜的酸梅醬,好味! 豉油雞也不錯,油亮光澤,嫩滑入味。 收銀的阿姨很爽朗健談,這么多年過去,還是用著已不多見的算盤和打票機,笑呵呵地和每個街坊打招呼。 芬芳甜品 菜市場不遠處的東華東路街口,有一家芬芳甜品。 它和兩旁的蘭州拉面店、桂林米粉店一起,被附近學校的孩子戲稱是東山口“蘭桂坊”。 芬芳甜品同樣是廣州的甜品老字號,分店遍布廣州。 雖說是甜品店,粥粉面餃也不少。學生時代,常來這里點上一份煎餃,一碗楊枝甘露和一碟糖不甩,撐到滿足! 夏天必點的是楊枝甘露,里頭有顆超大的雪糕球,等到微微融化時,舀上一勺,芒果香甜,西柚清新,雪糕順滑,西米Q彈…… 無論外面的太陽多曬,這一碗吃完就還是清清爽爽的夏天! 小時候還很愛吃的糖不甩,大概現在年紀大了,只覺得太過甜膩,吃完一顆就受不了。 林華鋪子牛羊蛇雜屋 東華東路再往前走一段,有一間招牌就很惹眼的燉湯鋪——林華鋪子牛羊蛇雜屋。 所謂“秋風起三蛇肥”,沒錯,可怕的廣東人要來吃蛇了。 蛇雜湯是店里的招牌,湯水是蛋白質乳化后的渾白和藥材煲出來的青黃色,有濃濃的藥材味,一點也不腥,喝著就覺得很滋補。 天涼了他家燉品賣得很快。我常點的另一個招牌牛羊雜湯,這次就沒能喝上。 青欖燉豬肺是我秋天常喝的,潤肺去燥,喝起來微微酸,很滋潤。 成隆行 說到東山口美食,好多攻略都會提到一家上海湯包,但我私心更推薦的,是離得不遠的成隆行。 這家店門口擺著一排裝蟹的玻璃缸,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里頭還能吃飯。 禿黃油拌飯值得一試。金黃亮澤的小小一碗,很是精貴。配上一碗最簡單的白米飯,甘香鮮美,回蕩舌間。 這么小的一碗,110塊,是人民幣的味道沒錯了! 蟹粉小籠包可以喝到鮮美的湯底,里頭有絲絲縷縷的蟹肉和鮮香的蟹粉。 不過這個包子皮嘛,比起江南的手藝,還是差一些。 比起蟹粉小籠包,我更愛他家的蟹肉大包,湯汁飽滿,蟹肉彈牙,油脂香混著蟹肉香,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荔灣區:龍津市場、多寶路菜市場/ 既傳統又創新的美味發源地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西關是荔灣區的舊稱,很多廣州美食都是從這里誕生的。 你們若是來廣州玩,一定不要錯過這一片,不少老字號美食,基本都在這。 所以,我貪心地在這一區選了兩個菜市場——龍津市場和多寶路菜市場,推薦給你們。 兩個菜市相距不遠,步行之間,還能領略充滿嶺南風情的西關大屋。 臨街的大屋很多都被列入歷史保護文物 龍津肉菜市場 先說龍津市場,它是西關這一片比較大的綜合市場,十分熱鬧。 常常會有小販帶上新捕獲的野味,在市場外就地支攤兒。 你還能在這里看到古老的醬油鋪子。轉眼間,當年打醬油的小孩都已經長大成人了(不小心暴露了年齡系列)。 附近有不少老字號,比如廣州最有名的銀記腸粉總店,就在這附近。 但腸粉,相比銀記,我有一家更推薦的,這里先不說,說說我個人比較偏愛的兩家老店吧: 伍湛記 要說西關哪家及弟粥最出名,伍湛記絕對榜上有名。 伍湛記的及弟粥,米香、豬雜香、蔥香合在一起,又很有層次,豬雜脆口,丸子扎實,很正! 但是我更推薦他們家的咸煎餅,我心中最好吃的咸煎餅,用來佐粥是一絕。 咸煎餅是一種油炸酥餅,表皮酥脆,內里疏松,味道咸中帶甜,有濃濃的南乳香氣。 咸煎餅的形狀像肚臍眼,中間的薄薄一層酥皮,筷子一戳,咔呲一聲餅皮裂開。 不過吃他們家的咸煎餅,得趕著時間,最好早些,剛出爐的時候,又香又酥,若是冷了,味道就差了不少。 大昌飲食店 這家店已經有二三十年歷史,一直很受街坊歡迎,原因無他,平靚正! 如果你們剛好路過,可一嘗,沒必要特意來打卡。 經典的公雞瓷碗,牛三星鋪得滿滿當當,這樣一份才13塊錢,實在是良心。 湯是一般的河粉湯,牛三星分量很足,處理得也干凈,爽脆無腥味。 里頭的酸蘿卜值得重點表揚一下!酸爽脆口,一口一顆根本停不下來,簡直為整碗湯注入了靈魂~ 多寶路肉菜市場多寶路菜市場是小型的社區市場,看頭不多,但附近好吃的絕對值得走一趟。 新聯腸粉 西關老字號腸粉店,單看招牌就能感受到年代感~ 老店不存在小票,還在用著彩色的幾何小卡片溝通收銀與廚房。盡管吃了這么多年,我也還沒搞懂每塊小牌子代表什么。 這家店主打的是傳統布拉腸,米漿均勻地倒在蒸架布上,再放入餡料,蓋蓋蒸熟。 取出時,要提著布,把腸粉快速刮下,疊入盤中。 這樣做出來的腸粉十分爽滑,有韌性,是老廣們都不能忘懷的味道。 鮮蝦肉蛋腸,餡料很足,雞蛋嫩黃,蝦大只,還有腌過的肉滑滑的,一份就能吃到肚兒圓。 他家的皮蛋瘦肉粥也不錯。米煮得很綿,同時又保留樂一點點顆粒感,皮蛋香滑,肉也是很大一片。 冰之戀 最后要介紹的,是一家藏在多寶路菜市場二樓的“冰店”。 這個冰并非指刨冰冷飲,而是冰鎮菜。 冰鎮菜,考驗的是食材的新鮮度,十分符合老廣對食物本味的追求。 不同于日式的刺身,冰鎮菜的食材都經過了預處理,放在專門的水松木冰盤上端上桌。 必點的是冰鎮翡翠、牛心頂、墨魚仔。 這里的翡翠,其實是苦瓜。刨刀刮出漂亮的鳳尾,提前處理過的苦瓜像翡翠一樣晶瑩剔透。 吃的時候要蘸著白糖吃,苦味被很好地中和掉,吃起來沙沙的,爽脆多汁又無渣。若是你不愛吃苦瓜,這份冰鎮翡翠,說不定能讓你邊吃邊喊“真香”哦~ 牛心頂是牛心臟頂部鏈接心臟和血脈部分。 冰鎮牛心頂入口很滑,像是肥厚版的黃喉,脆中帶韌,沒有絲毫異味,非常適合冰鎮。 冰鎮墨魚仔也是我的愛。鮮、甜、脆、滑,一口一個,超級滿足! 內臟愛好者可以嘗試一下冰鎮腰花。花紋切得好看,吃起來沒有腥臊味,口感綿韌。 除了冰鎮菜,他們家的脆皮燒雞我也非常推薦你們一試。 雞皮里的油脂全都逼出來了,皮變得很薄,咬下去是酥脆的, 肉質也滑嫩,絕對擔得起“只雞有雞味”的贊譽! 每次吃完冰鎮菜撐到不行,還是能塞下半只脆皮雞,太好吃了~ 好啦,到這里,廣州菜市場的逛吃之旅暫時告一段落,若是你來廣州玩,希望你能來逛一逛,吃一吃,感受一下廣州的市井民生,人間煙火。 |
|
來自: 昵稱64560620 > 《我愛美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