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8日是第13個世界狂犬病日。 嘟嘟曾經在讀者當中做過調研,在他們心中,寵物,尤其是狗的第一惡疾,必然要數狂犬病。 可實際上,狂犬病在寵物狗群體當中的發病率要遠遠低于狗瘟、細小病毒感染、犬窩咳等傳染病,只是這樣也無法驅散人們心中的那團陰影——狂犬病一旦發病無藥可醫的事實讓人們對其總是放不下心,這種擔心也打消了很多希望養寵物的家庭的念頭。 本期,我們就要談一下關于狂犬病的幾件事。 接種狂犬病疫苗會影響狗狗的性格嗎? 有一些寵物主人不愿意給自己家的寵物打狂犬疫苗的原因是,狂犬病疫苗盡管可以幫助狗狗抵抗感染的風險,但是這種藥物會影響狗狗的性格發育,讓它變得“傻傻”的。那么,這種觀點有沒有道理呢? 不客氣地說,這種觀點屬于典型的“偽科學”。狗狗的性格養成源自兩個方面,第一是先天的遺傳,也就是父母的性格如何。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后天的經歷。這其中會涉及到狗狗的社會化——所謂社會化,就是指狗狗在幼年時期接觸不同人物、動物、事物的過程。 這個過程開始的越早,狗狗在其中的體驗越積極,那么它成年之后就更活潑,互動性強,容易融入家庭,即使面對陌生環境也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 但假如在幼犬時期,主人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錯過了狗狗社會化的最佳年齡,那么狗狗的性格就會變得脆弱敏感,不自信,甚至在面對陌生人物、動物的時候因為緊張表現出攻擊性。 所以,如果主人擔心狗狗的性格不好,那么關注的重點應該在狗狗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上,而不是它有沒有接種過狂犬疫苗。更何況,因為這種莫須有的理由就拒絕狗狗接受一生中最重要的防疫,無異于因噎廢食。 狂犬病疫苗最早應該從什么時間開始注射呢? 是不是小狗一生下來就應該打防疫針? 最理想的首次免疫時間(僅指狂犬病疫苗)是犬只三個月大的時候,在此之后,根據所用疫苗的不同可以選擇每年鞏固一次或者隔年甚至三年鞏固一次。 小狗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并不需要馬上注射疫苗進行防疫,此時它們有一樣對抗外界病毒的天生“法寶”——初乳中的母源抗體。 母犬體內的母源抗體通過哺乳的過程傳遞到幼犬身上,最長可以維持16周左右的時間,但一般在幼犬6~8周齡的時候,母源抗體的作用就開始消退了。 在此之前,特別是6周齡之內給幼犬注射任何疫苗都是在做無用功,此時母源抗體會中和疫苗的作用,令疫苗無法刺激幼犬的免疫系統建立保護體系——這也是為什么狗狗的基礎防疫(例如常見的六聯苗)通常要打三針的緣故,第一針有可能還處在母源抗體有效期內,并且狗狗自身的狀態也會影響疫苗的發揮,所以打三針的目的是提高疫苗進入幼犬體內之后正確運行的幾率。 但是狂犬疫苗通常會和其它基礎防疫疫苗最后一針同時注射,此時狗狗的年齡一般已經超過了10周,不需要擔心母源抗體的影響。 市場上狂犬苗分滅活的和致弱二種。滅活苗中整個病源微生物被滅活,受體不會產生因疫苗誘發的疾病。致弱苗中整個微生物僅被致弱,但未全部滅活,可以快速產生保護力,但存在因疫苗誘發的致病風險。 狂犬病因其疾病的致命特性,國際慣例是只采用滅活苗來免疫,以徹底避免因免疫帶來的致病風險。很多國產狂犬苗依然使用致弱苗技術,如生產工藝不精,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風險。致弱苗和滅活苗之間建議選擇后者,即已經殺滅病毒活性的疫苗。 狂犬病疫苗只需接種一次就可終生有效? 很遺憾,目前的狂犬病疫苗還無法做到一次注射終生免疫。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疫苗到底是什么?免疫機制是怎么運行的? 脊椎動物的免疫系統包括很多種類的蛋白質、細胞、器官及組織,這些組成部分之間會有復雜的互動。 當外界病毒入侵的時候,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對抗病毒并將其排除到體外,這個系統的一部分會隨著時間的演進形成對特定病菌更有效的辨識能力,產生免疫記憶,從而對重復感染的病菌有更強的保護能力——這就是為什么疫苗能夠起作用的原因,因為疫苗本身就是減滅活性的病毒,作用是要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記憶”,從而當真正的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識別并“圍剿”。 但是,免疫記憶針對不同病原會有不同的持續時間,細胞有時候也會針對特定的病原“失憶”,針對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就屬于這種情況,因此,必須要周期性的注射狂犬病疫苗,模擬重復感染的情況刺激免疫系統維持這種記憶力。 不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方便性以及供應的可靠性上都存在著差別,絕大多數消費者在給自己的狗狗注射狂犬病疫苗時都需要每年進行一次鞏固注射。 控制狂犬病疫情的最好辦法就是撲殺嗎? 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新聞,其中提到因為某區域狂犬病疫情嚴重,主管部門決定撲殺無主的犬只以控制疫情。 這個問題其實很復雜,但有一點很明確,要預防狂犬病成災,最好的辦法絕對不是出現疫情之后撲殺,而是在此之前通過普遍免疫來預防。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預防人類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為犬類施打狂犬病疫苗。按中國犬飼養的規定,每年狗狗每年必須接受狂犬疫苗的接種。 這不僅僅是保護您狗狗,也是防止您家人被抓傷后感染狂犬的重要的步驟。同時寵物主人也應該做到不棄養寵物,不讓寵物流浪街頭;同時在飼養進口動物時確保該動物已經過檢疫,不飼養走私動物。這樣才能在確保寵物健康的同時也保障了自己的健康。 對于人而言,只要被狗狗抓過甚至舔過就要接種狂犬疫苗? 這一點恐怕是人們對狂犬病最大的認知誤區,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明白兩點。 首先,是不是所有的狗狗都攜帶狂犬病毒?答案是否定的。狂犬病病毒在入侵狗的身體之后會很快表現出臨床癥狀——毛色失去光澤,行為突然改變,狂暴,不停流口水,而且,一旦臨床癥狀出現,4~8天內病犬基本上就會死亡。也就是說,不存在感染病毒之后毫無征兆的狗,有人誤以為狂犬病在狗狗身上也有潛伏期,這種猜測已經被證實是夸張。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于被健康狀況不明的狗咬傷后的處理意見是:如果是陌生犬只,那么被咬傷的人可以考慮先行注射狂犬病疫苗,然后將疑似犬只隔離,10天內不發病,就可以判斷狗狗是健康的,接下來的狂犬病疫苗也就不需要繼續注射了。 所以,如果是自家的寵物狗,定期接種狂犬疫苗且沒有明顯的行為改變,那么它是不會把狂犬病傳染給家庭成員的。 解釋這個問題的第二個關鍵在于理解狂犬病的傳播途徑:狂犬病病毒存在于病犬的唾液、腦脊液及體液當中,在臨床案例中,傳染給人的最主要途徑是咬傷或者粘膜感染。患病犬只的被毛、血液、尿或糞便都不構成暴露,病毒也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嘟嘟提示: 1.立即用水和肥皂或其他洗滌劑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之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傷口。(以化學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處狂犬病毒是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迅速對可能已感染狂犬病毒的所有咬傷處和抓傷處進行局部處理很重要。) 2.迅速就醫,由醫護人員進行傷口的消毒,依據醫生診斷,給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細菌感染的防護措施。 3.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參照下面條件決定是否需要開始暴露后處理(需醫生指示):
犬主能夠購買疫苗之后自己在家給狗狗注射疫苗?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建議還是要找專業的醫護人員完成。雖然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屬于皮下注射,相對難度并不高。但是狂犬病疫苗的保存、對狗狗健康狀態的檢測都是需要專業的環境的。家庭當中很容易因為對細節的疏忽而導致差錯。更何況,狗狗的狂犬病疫苗并非天價產品,即使在醫院注射也不會有高額的費用產生,所以完全可以交給更專業的人士來處理。 狗狗的健康是每個寵物主人最關心的事情,而疫苗是幫助寵物主人實現這一心愿最有力的武器。正確認知狗狗的狂犬病,重視基礎防疫,選擇值得信賴的疫苗品牌,這才是養寵家庭的快樂之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