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上買的盆栽月季為什么種不活 】 嗨,大家好,我是木木,目前我們購買月季的渠道,除了網購以外,剩下的大多就是在花卉市場購買的盆栽月季了。 花卉市場購買的月季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花苞很多而且以微型月季為主,長的還綠油油的,但是幾乎花友們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從花卉市場買來的月季回家種植一段時間后,花苞都還沒完全打開就開始打焉、黃葉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難道是市場上那些商家為了多賣掉一些苗給這些盆栽施了魔法讓他們開完花就死掉? 其實不然,只是我們沒有掌握好伺候這些盆栽苗的方法,如果我們買回來后管理方法得當,這些小苗照樣也可以存活下來并且長的很好。 盆栽月季種植小竅門 ■每當我們去逛花卉市場的時候,總是被那些盆栽的月季所吸引,因為花苞巨多,葉片油亮,而且價格一般都不高,動心買回來之后卻發現要不了幾天就開始枯萎、黃葉、打焉,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們又有什么方法來拯救它呢? 一:這些盆栽是怎么來的? 這些讓我們心動的小盆栽月季,基本上都是大棚種植的微型月季,多以陽臺系列和鉆石玫瑰為主,這些盆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花苞非常多,價格也不貴,大約十來塊錢一盆,買回家看花或繼續盆栽種植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很多花友在買回家之后,基本上就只能看個花,然后就死掉了,怎么都種不活,那到底問題出現在哪里呢? 二:為什么花苞會那么多? 這些盆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花苞呢?自己養的月季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都不會有這么多的花苞,而人家這十來塊錢的盆栽很顯然就超越了自己辛苦帶大的月季。 1:品種決定論 首先,這些月季基本上都是微月,而且品種比較單一 ,微型月季本來就非常勤花,在這些勤花的品種里面,再挑選一些更加勤快的品種,想要開這么多的花苞并不是很難的事情。 2:一盆多顆 為了營造更好的開花效果,推出這些盆栽的商家一般都會將這些微型月季一盆種三四顆,這樣既保證了盆栽看起來枝葉茂密,可以快速的形成一大株的效果,又因為一盆多顆的原因,可以孕育出更多的花蕾,達到爆盆的效果。 3:激素催生 另外,為了可以盡早上市,這些盆栽和我們日常種植的月季不同,大多使用封閉大棚,可以更好的調整這些微月所需要的生長環境,更加快速的生長,另外在生長過程中給其充足的肥料以及激素,保證這些月季快速的生長,孕育出更多的花蕾。 三:買回來為什么容易死? 那么,為什么這些盆栽看著很漂亮,開花那么多,但是買回來種植一段時間之后卻那么容易死掉呢? 1:大棚苗太嬌嫩 前面我們說了,這些苗都是在封閉大棚中種植,而且加入了激素來縮短育苗的周期,但是正是由于這種情況,這些月季苗缺少了正常的生長過程,幾乎所有都是剛剛抽出來的新枝和嫩枝,沒有達到木質化的狀態,甚至都沒有達到半木質化的狀態。 這樣的苗往往由于枝條太嫩而經不住運輸、換盆之后所引發的應急反應。且由于過早的育蕾,從而影響了這些盆栽在幼苗期的繼續生長。 2:根系弱黃葉多 在不該育蕾的時候育蕾,加上因為激素的原因揠苗助長,我們由此可見,這些苗的根系幾乎都是差到不可想象。 我們都知道,月季的根系和植株都是成正比的,植株有多大,根系也就有多寬,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激素對植株揠苗助長,就會導致植株大,根系少的情況。 這就像一座空中樓閣一樣,沒有了強大根系的支撐,種植環境稍稍一改變,植株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我們將這些盆栽拿回家種植或者換盆之后,大面積的黃葉和枝葉打焉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3:葉太密病害多 另外,商家為了營造爆盆的視覺效果,在小小的盆中擠了三四顆甚至更多顆苗,當這些苗長起來之后,互相擠壓,葉片相互重疊,會導致植株不通風,增加病害爆發的幾率。 在病害爆發后,病害擴散的速度也會很快,我們都知道,微型月季本身枝葉就非常茂密,一盆一顆我們有時候也需要通過修剪來改善葉片太多互相重疊的情況,更何況是一盆多顆、苗又嫩的情況下,這就是典型的溫室里的花朵,遇到病害時毫無抵抗的能力。 4:剛換盆最難養 有的時候,商家為了賣相更好,會將這些批發過來的小盆栽自由組合。 例如將本來一盆2顆的苗組合成一盆四顆,這樣看起來花苞更多,植株更加茂密。 有時候,也會將一個盆栽中四顆同一品種的苗拆分出來2顆然后再加入兩顆其他的品種,形成五顏六色的效果。 還有的時候,生產廠商使用的花盆不那么漂亮,商家為了更加吸引消費者,會重新更換一個漂亮的盆。 PS: 但是,商家的這些操作,等于是給這些盆栽又換了一個盆,這本身對這些月季苗就是一個極大的傷害,而且更多的時候,他們只是將這些苗從盆里扯出來,直接塞到一個新的盆里,我們都知道,月季換盆之后,即便是小心呵護,都可能出現黃葉、打焉等應激反應。何況很多商家就是直接把苗從原本的盆里扯出來放心新盆里,沒有加土。 所以,當這些盆栽被你買回家之后,如果想要繼續種植,我們首先就應該檢查一下原本的盆里面是不是有充足的土喲。 四:怎么養活這些盆栽? 那么,這樣說來,這些買回來的盆栽簡直就無法種植了?這也不然,如果你不著急,可以讓這些小盆栽休息一段時間、適應一段時間,是完全可以養活他們的。 1:修剪花苞第一步 前面我們說過,為了使這些盆栽提前上市,商家使用激素催生了枝條和花蕾導致這些苗都非常較嫩,而花苞也是頻繁的使用激素和花蕾催出來的。 這違背了自然的原則,本身就是一件傷害苗的事情,另外,我們都知道,月季開花不僅消耗營養,而且在開花之后,都會處于一個非常脆弱的狀態。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你想把這些盆栽月季繼續種植并且種活他們,拿回家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剪掉花苞,剪光光,一個都不要留。 2:換盆加土第二步 剪掉花苞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檢查盆土,我們首先要檢查這些盆栽是否搭配了適合適當的花盆。 很多商家為了美觀使用陶瓷盆來種植這些盆栽,而這些陶瓷盆都不透氣,所以在之后的種植過程中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另外,有些商家為了營造爆盆的效果或為了節約成本,往往使用特別小的花盆來種植,這些和植株不匹配的花盆,后期往往難以滿足月季的生長所需。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商家出于各種目的,更換了新的盆,但是并沒有加土,直接將苗從原本提出來,一個土團就扔到新的盆里面。 PS:木木建議 在我們買回這些盆栽之后,如果盆不適合,我們首先要更換新的盆加入新的土,即便是花盆大小匹配,花盆的材質適合種植月季,也需要扒開檢查盆土是否充足,如果太少,也要加如新的土來保護更新同時滿足月季的生長。 3:分株種植第三步 這些盆栽,一般都是以一盆多顆的形式來種植,雖然營造了爆盆和枝葉茂密的效果,但是隨著生長,枝葉會過于茂密,對我們后期的管理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將這些植株分開種植,雖然這并不是為了一顆變多顆這樣的目的,但是事實上如果分株成功,也可以多幾個備份。隨著后期的種植,苗的生長,一盆一顆也完全可以有爆盆的效果。 PS:木木建議 分株會有很大的風險,雖然我們可以將一顆苗分成三四顆,但是有可能三四顆都活不了,而分株木木建議在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分株之后,需要緩苗大約半個月以上才可以。 分株時,一般將這些盆栽脫盆后輕輕扯開然后分開種下即可,很多花友喜歡洗根之后再將他們分開,木木實際操作后發現,成活率不如直接帶土扯開。 分株有風險,操作需謹慎。 4:初期避雨第四步 不管我們是分株種植還是不分株,不管是我們換盆還是不換盆,當我們決定一種種植方式之后,我們要做的重要一部就是不要這些新盆栽淋雨。 我們都知道,月季淋雨會由于濕度過大而導致各種病害的發生,特別是黑斑以及各種霉病。 而這種盆栽由于枝葉較嫩,都是抽出來的嫩葉嫩枝,基本上都沒有達到半木質化的狀態,所以在我們修剪花苞之后,產生的傷口很容易被病害侵染,再加上雨水的催化,很容易黑桿、腐爛。 另外由于這些盆栽根系都不是很健壯發達,直接淋雨、長期淋雨很容易導致爛根,葉黃。 PS:木木建議 將這些盆栽避雨,不會影響植株的生長,反而由于我們良好的控水,可以使這些植株慢慢的木質化,恢復正常的生長狀態。 5:清理黃葉第五步 這些盆栽在我們種植了幾天之后,由于生長環境發生變化,更多的是由于我們更換了花盆加入了新土,此時植株會出現應激反應,而且由于這些盆栽都是微月且一盆多顆,枝葉過于茂密,應激反應會更加嚴重。 應激反應主要表現在大面積的黃葉,出現黃葉的情況后,我們不需要太過于擔心,這是正常的情況,將這些葉片撿走就可以了,避免黃葉堆積在植株上腐爛滋生細菌。 6:嚴防病害第六步 在初步種植成活之后,我們就需要嚴防病害的發生,因為這些盆栽植株茂密,所以通風條件差,病害的爆發的幾率會增加,另外,這些盆栽在最初一段時間內還處于枝葉較嫩的狀態,所以,對病害沒有太大的抵御能力,一旦發生病害,很容易連枝條帶葉子都被禍害了,如果枝條都沒了,那就很難在病害之后再恢復過來了。 PS:木木建議 1:在我們種植之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可以剪掉一些葉片,以避免葉片互相重疊,增加病害爆發的幾率。 2:定期噴灑預防藥物,例如代森錳鋅、百菌清,要比我們自己種植的月季更加精心,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漏。 五:這些盆栽值得買嗎? 那么,我們說了這么多這些盆栽種植的難點和缺點,到底這些盆栽是否值得我們購買呢? 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一方面,這些盆栽價格并不貴,十幾二十塊錢就可以購買一大盆苗,枝葉茂密,花苞又多,如果你把它們看成年銷花一樣,就是值得了,買回來就看個花唄,就那么點錢,花凋謝了即便是死掉了,也沒多少錢。 但是這些苗的品種基本上都很單一,買回家之后要種植又很麻煩,所以如果想要種植的話,就不是最佳的選擇。 -------------今日互動 你買過月季小盆栽嗎?是否種活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