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邂逅宋版書 在藏書界,素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說。作為一個普通藏書愛好者,能與宋版書親密接觸,自是難忘。 大約是1995年的春天,我來到某省會城市,逛那里的一家規模非常大、很熱鬧的舊貨市場,一攤接一攤地尋找古籍善本、文獻資料,但是結果不盡人意。 回到酒店房間后,準備休息一下。忽然有人敲門,我很不情愿地把門打開,一個40多歲、帶著眼鏡、知識分子模樣的人站在門口,自我介紹說:“先生您好,我是省委的,姓徐,但我今天是因私事來找您。”我說:“我不認識你。”他說:“但我知道您專門收購古籍善本和文獻資料。我家里有很多‘文革’時被抄走后來又退回的古籍和字畫……”沒等他把話說完,我連忙把他讓進屋來,耐心地聽他詳細講述。 原來他是想把一套宋版書出手。這套宋版書應該是六冊全,現只有五冊。現存的五冊上有清代幾位皇帝、親王大臣和歷代名人的收藏印,書品上乘且有批校。他開價20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在當時可謂一個天文數字。我直言告訴他,自己沒有這么大的購買能力。他說:“您買不了,不要緊,我相信您一定與一些大收藏家和古籍研究專家有交往。我提幾位,如果您能幫我聯系上他們,我會重謝您。我手頭有不少木版古籍和清代字畫,可以優惠價轉讓給您。”我點點頭說行。他一口氣說了四五位居住在北京的古籍研究專家與藏家,我告訴他只能把其中的兩位介紹給他。聽完我的話,他很高興,說道:“太好了,我現在就回家去給您拿一些木版古籍和清代字畫來,您隨便挑。” 大約過了兩三個小時,這個徐姓中年人拎著兩個裝得挺滿的帆布提包回到我的房間,說道:“我回家找了一些清代字畫和清代的木版書,另外我還帶來了一本宋版書和退還抄家物品清單。”說著從裝字畫的提包里拿出了一冊用舊報紙包著的書遞給我,我接過來打開一看,果然是一本蓋滿了各種藏書印、品相不錯的古籍,刻印、墨色、用紙皆稱上乘。從版式看,每頁帶書耳,書口下帶刻工的名字,應是宋版書,我連說“好書,好書,可是我買不起”,便把書遞給了他。我又打開那個裝著木版古書的提包,果然不錯,大多是清代木版小說,竟然還有一套白紙本《紅樓夢》,一套大開本《封神演義》。我又把字畫一件件拿出來逐一細看,我邊看,徐姓中年人邊在一旁介紹說:“這些字畫經常有人出價、詢價,但這些古書自退還以后,就沒什么人出過價,您要是想要這些古書,錢您看著給就行。” 可能是他的真誠打動了我,我放下手里的東西,拿起客房的電話,撥通了他提到的一位著名古籍藏家的電話。這位藏家表示非常愿意購買這幾冊宋版書,但需要把書帶到北京來當面鑒定后再商議價錢,徐姓中年人表示可以。放下電話后,徐姓中年人一再表示感謝,這些木版小說也給了我一個優惠價——1500元。 回京后不久,我介紹給徐姓中年人的那位古籍藏家跟我說,他見到了這五冊宋版書,書是宋版,但刷得晚一點,書上的藏書印大多是民國年間加蓋上的,不但沒能增色加分,多少還會影響書的價格,最終這五冊宋版書以八萬元的價格被一位京城藏書家收入囊中。 第二次邂逅宋版書,已是2005年的事了。一位在琉璃廠開店的老板看上了我手頭的一冊佛經,他愿用一頁蓋有大收藏家傅增湘藏書印的宋版書頁來交換。 進入藏書圈多年,我深知宋版書的珍稀程度,有交易的機會,用“千載難逢”這個詞來形容一點兒都不夸張。由于我在宋版書的知識、鑒賞等方面是有欠缺的,所以我輕易不敢交易。 這頁宋版書頁的下角蓋有傅增湘的藏書印,書頁的天頭及空白處有朱墨兩色毛筆文字,文字寫得較草,看不出是批是跋,更無法鑒定是不是傅增湘先生的墨跡。盡管這位老板一再說這一書頁是上世紀80年代從傅氏后人手里花500元錢買來的,保真,但在無把握鑒定這頁宋版書頁真假及書頁上的文字是否為傅增湘墨跡的情況下,我還是選擇放棄。能拿到手里近距離仔細觀看,就當是長長見識吧。 幾年后,我在報國寺市場偶遇這位老板,舊話重提,他跟我說:“當年的那頁宋版書頁,被一位上海藏書家花五千元買走了,后來在某拍賣行賣出了奇高的價錢。”這位老板的話,后來我在書友處得到證實,但我只是淡淡一笑而過。 在藏書圈經歷了不知多少得與失,有很多東西早已看淡。宋版書在拍場上一次次刷新價格,像我這樣的普通藏書愛好者是不可能擁有的。能兩次邂逅宋版書,相比藏書圈的絕大多數書友己經是很幸運了。 |
|
來自: 星河歲月 > 《讀書藏書,書人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