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的南漢,把都城選在了現在的廣州老城區,當時改名為興王府,王宮則位于都城的北部,也就是北京路北段及廣東省財政廳一帶。根據文獻記載,南漢王室在都城內外大興土木,建造了許多宮殿和苑囿。考古發現的南漢宮殿遺跡密集,規模宏大,建筑材料精美,可說是印證了史書對南漢王室生活奢華的記載。 考古發現的南漢建筑遺跡主要有三座宮殿的建筑基址,及一處池苑遺跡。博物館內的南漢宮殿遺跡保護展示區主要展示的是南漢國二號宮殿基址遺跡。這組宮殿是由多進殿堂、庭院和回廊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院落。目前僅僅揭露其東半部,建筑主體向北京路方向延伸,未全面揭露。根據考古資料推測,這組宮殿是現存最重要的南漢宮殿遺存,也是當今中國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宮殿之一。 觀眾可以在保護展示區內欣賞這組大型建筑第一進殿的基址及第一進的庭院。第一進殿臺基以青石板和磚包砌,基臺高大,工藝精湛,而北面庭院用蝴蝶牡丹紋方磚鋪就,十分華麗,非常罕見。 保護展示區內還可以欣賞到兩層疊壓的南宋建筑基址遺跡、北宋官衙廣場地面遺跡及元代水井等遺跡。另外還保留了一處考古關鍵柱,這是考古發掘過程中為了對照地層關系而特意保留下來的土墩,觀眾從下而上可以看到標示出來的宋、元、明、清等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層層疊壓。站在一千年前的地平線上,一抬頭便能仰視層層疊壓的歷史,仿佛瞬間穿越千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