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跟人走,人俗字也俗,“俗”,千百萬人脫不掉。不讀書,越工越俗,不讀書,再寫總是個“書匠”。 “三十歲以后學行書,六十歲以后學草書”,70歲左右出成果,林散之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但習草書僅十余年就登峰造極,可謂驚人。 在長達八十年的書藝創作生涯中,他反復提煉。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創作方法,比如:一個上午,他往往只寫同一個內容,一寫十幾遍,幾十遍,攤在地上,挑出最好的,余者揉之。他說:這樣寫字,熟能生巧,能入佳境,易得精品。雖然在60歲才開始習草書,但這幾十年的積累,對草書的迅速領悟,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