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為什么要自律,多數觀點的討論都掉進了個體自律的坑里。 比如網上流行的:
沒錯,這些話一點兒都不假,但不完全對,因為它沒有觸及人之所以稱之為人,背后最本質的東西。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人為什么要自律有人說: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容易! 你會希望自己孩子的未來,生活在這樣的場景里嗎? 成人的世界里充滿了心酸與艱辛。 成人的世界里充滿了心酸與艱辛。 成人的世界里充滿了心酸與艱辛。 然而,人們所不希望的,依然在不斷上演著重復的歷史,甚至比自己想象的更糟,一代不如一代。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出人頭地這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而往往一個人會把自己平庸自卑和無能為力的這種糟糕現狀,寄希望于在下一代人實現出人頭地。 然而,除非你生了一個天才,你不用怎么管教他,他都可以自律成才。可是這樣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除非幸運女神,在千萬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否則你別再做夢了! 世界的運行總是以一種大概率的方式來操作,你不能指望極小的概率,會奇跡般出現在你身上。不要把幻想當做一種希望。 正如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實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前提是自己自律。 然而,從古至今,有無數的事實在告訴我們,成年人世界里的卑微與心酸,往往是原生家庭放縱的結果! 一個人的隨心所欲,極大可能毀掉下一代,甚至更遠! 因為,一個人的放縱懶散,缺乏自控力、無法自我主宰和自我救贖,無異于把下一代的未來推向了一個“食物鏈底層”的牢籠之中,陷入一種生活潦倒、志向卑微和無能為力的囚徒困境。 同樣,騰不出時間來自律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后悔。一個放縱的人,生活也不會因為他的年紀大了,就會對他網開一面。 而成人世界卑微與艱辛的背后,揭露了缺乏自律性的家庭,其人性更為復雜和殘酷的一面一切的自私,隨著時間的沉淀,親情會變得毫無存在的必要,人性的惡有如一個被打開的潘多拉盒子。 在老一輩外婆、奶奶的口中,很多人的童年都聽過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我曾經傾聽過一個底層的中年男子阿炳叔的訴說,雖然他沒有把母親的奶頭咬下來,但總是在向周圍的人抱怨自己小時候,父母沒有為自己做出好的榜樣,沒有管過自己,造成了他現在沒出息的樣子,和父母的親情關系很淡,形同陌路。 作為旁觀者,我沒有資格去批判他的墮落、不上進和自我放棄。只能說,這是他人生的悲劇,也是他父母的悲劇。這是兩代人的悲劇:
而更為可怕的悲劇還在后面,阿炳的人生一直深陷在和父母敵對的親情關系中,他并沒有獲得自我覺醒的力量,從中解脫出來,給孩子做出人生自律性的榜樣。 如今他與自己孩子之間的情感,和他父母的親情關系一樣,被無情、冷漠和黑暗所吞噬,在怨恨、敵對的漩渦里掙扎。
他那么討厭自己父母,最終也活成了他們的樣子! 你說他到底是一個卑微的受害者,還是一個殘冷的施暴者?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折射到自己身上,每個活著的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人,都承受不起這三點:
世界本就是一面鏡子,人的一言一行,都以一種衰減或倍增的方式來折射下一個生命的運行軌跡。 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三個如果、那么! 1、喪失人性的尊嚴 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則,總是為自己找各種借口來逃避生活的挫折,那么孩子的未來,也會同樣比以你更沒出息的方式來饋贈你。 而更為糟糕的是,缺乏自律性的家庭,放縱會導致親情關系極為冷漠,很少人真正能認清這個邏輯關系,導致自己的余生過得一點尊嚴都沒有,在周人鄰里之間活著連頭抬不起來。這點在南方尤為突出。 2、喪失權威的能力 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則,沒有為孩子做出自律性的榜樣,那么你又有什么資格去要求孩子在自律性中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更別指望什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而更為糟糕的是,一個沒有經歷過自律的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約束孩子,用什么方法去培養一個自律性的孩子,只能靠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苛責孩子,喪失了父親的“權威”,最終得到的,是一個叛逆+白眼狼+沒出息的孩子。 3、喪失反擊的勇氣 如果你不能以身作則,在孩子心里烙下一個得過且過的形象,那么當你的孩子問你,為什么別人的爸爸比你更有本事,干著更高級的工作時,你又有什么底氣和他辯駁呢? 而更為糟糕的是,孩子在一種家庭“溫水煮青蛙”潛移默化下,也掉進了漸進式的“死亡”模式,不知不覺中,隨著時光的流逝,耗光了青春的芒鈍,人到中年環顧四周時,發現自己已經跌落到了卑微的圈子,而此時最為致命的是,他徹底喪失了自我覺醒、反轉命運的能力。即使有機會擺在面前,也無法辨別或是沒用迎機而上的勇氣。 為什么不阻止這種悲劇的繼續重演呢? 正如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 父母最大的愛是讓孩子學會自律,勇敢面對挫折,擁有一個強大的信念一個人之所以高級,是因為靈魂里刻錄了自律二字。 靈魂里裝著自律的人,即使生活壓垮了他,也終究無法打敗他,因為他可以召喚另一個靈魂的覺起。 一位叔伯的兒子,畢業于南開大學,多年后,在一次返鄉探親時,與我父親聊天中說道: “我5歲就沒了母親,父親一個人起早貪黑做點小買賣給他拉扯大。小時候他父親常常把他帶在身邊,教會他學會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面對生活的挫折和困難。因此,他從不抱怨父親給予不了他很好的物質生活,相反父親的堅強,給了他最大的信念,拼命讀書,考取一所好大學,給父親臉上爭光。” 而事實上,父親告訴我,叔伯在他老婆沒有生病早逝之前,其實是個游手好閑的“公子哥”,成天不著家,外頭打牌的混子。經歷了亡妻的事,為了不忘老婆臨終前的囑托,把孩子拉扯成人,才洗心革面,重新做起了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因此,我在想,一個人放縱懶散,無論是基因造成的,還是家庭環境塑造的,縱使你有一萬個天大的理由,如果你有了孩子,或是準備要孩子的話,孩子是你人生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你必須強行讓自己自律起來,而不是“破罐子破摔”,繼續麻木不仁地活著! 不要等到只有面對死亡,巨大的不幸和苦難時,才喚醒自己內心的覺醒和行動的力量。 正如我的頭條粉絲,卯兔1-pt2說:
事實上,從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建立婚姻契約關系的那一刻起,個體屬性就此終結,不再屬于我,而是屬于一個新的家庭、一個小微的社會組織形態。 而撫育下一代,培養孩子:
讓孩子成為與之未來社會相和諧的人,這是我們所必須肩負的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最高層級的使命。這也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核心標志。 因為,成人的世界,生活不易,有許多想像不到的心酸! 只有砥礪前行,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以身作則的人,才能真正傳授給孩子在未來的成人世界里,如何應對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懂得社會競爭殘酷的“叢林法則”。 這不僅是給自己一個最好的交代,也是給孩子的未來做出一個最好的交代。 這就是天道!天是你的孩子,道就是你去指引他。 天是你的孩子,因為孩子要是有不測,或是沒出息,你的世界就崩塌了,同時孩子的未來,有他自己的一片天地;道就是不斷修正自己,完善自己,用你的自律去指引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 因此,對于放縱的人來說,自律很辛苦,也很累,但你必須那么做。 即使自律無法讓你獲得巨大的成功,但只要你朝著夢想的地方一直奔跑時,靈魂里流動的澎湃,就會引領著孩子朝著他自己夢想的地方一直去奔跑,他一定會成為比你更出色的人。 因為你培養的不是一個懦夫,而是一個有骨氣的孩子,他不會抱怨你的無能,也不會嘲笑你不如別人家的父母,他只會替你證明,他是你的驕傲! 你必須確信一點,成為一個上天眼中負責任的人,必定會得到老天的眷顧。 如果你不確信這點,報以懷疑、遲疑和質疑的態度,最好用行動去驗證它。因為一個人永遠不會相信他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東西。 結束語一個人麻木久了,麻木就會成癮,直至徹底荒廢自己、放棄自己,即使給他機會都站不起來。就像有人說的那樣,當一個人,跪久了,就不會再站起來,這或許是已經麻木、或許是跪著活更好…… 不要陷入到這樣的怪圈里:
總是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逃避問題,它會循環給你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