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失眠 王某,男42歲,河北石家莊人。初診:2004年6月26日 患者平素工作壓力過重,緊張勞累,時有失眠多夢,易醒,難再寐,甚則夜不能寐。病程已達三年,曾服用各種安眠藥,均初期有效,久則無效。白日昏昏沉沉,萎靡不振,精神幾近崩潰。 刻下: 見失眠多夢,甚則徹夜不寐,夜間易醒,醒后難以入睡,精神萎靡,伴心煩,口干,納可,大便略干。舌質嫩紅,少苔,脈弦細 根據四診,郝老師認為,此患者長期工作緊張勞累,心肝之陰暗耗,肝腎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陰不足,病程日久,腎陰亦虛,腎水不足,心火亢盛,遂成心腎不交,火水未濟之證,故用黃連阿膠湯和酸棗仁湯加減。 處方如下: 川芎10g,知母10g、炒棗仁30g,石菖蒲6g、遠志10g,茯神20g、黃芩10g,黃連5g、阿膠珠10g,白芍20g、生龍牡各30g,炙甘草6g、夜交藤30g,陳皮10g 14劑,水煎服。囑其根據服中藥后的睡眠情況,試停用安眠藥。 二診:2004年7月11日 患者服藥14劑,睡眠好轉,每日能入睡3-4個小時,次日精力充沛,心煩口渴已除,大便轉調。 效不更方,再進14劑而安。 按語:失眠為臨床常見病,西醫將其歸屬為神經衰弱一類疾病范疇。中醫認為,“陽入于陰謂之寐,”即人身之陽氣入于陰分則可入睡,陽氣不能入于陰分則會失眠。睡眠又與心腎密切相關,腎水要上奉于心,助心陰,以制約心陽,使心陽不亢;心陽要下交于腎,助腎陽以溫暖腎水,使腎水不寒。腎相交,水火既濟,夜寐則香甜安定,晝醒則精力充沛。 此病人失眠3年,郝老師根據心煩、不得臥及其舌脈認為,病機屬腎陰虛于下,心火亢于上,至夜則陽不入陰,陰不斂陽,是以失眠不寐。宗《傷寒論》303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金匾要略》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意,抓主癥,根據病機用藥,用黃連阿膠湯滋陰清熱降火、交通心腎,用酸棗仁湯養肝陰清虛熱、寧心安神。 使肝腎得養,心火得清,心神得安,前后用藥28劑,3年頑疾得以安。從上述3個病案可以看出,郝萬山教授對《傷寒論》研究之精透,對經方運用掌握之靈活。郝教授不止一次強調,抓主證,根據病機用藥。可見臨床辨證的重要性。 |
|
來自: 書香中醫專科館 > 《失眠、多夢、噩夢有鬼、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