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考查近三年的全國卷名篇名句默寫,你會發(fā)現(xiàn),往往選考的并非“名句”,只能算是“偏句”,所堅持的仍然是整體語境考查。 具體來看看: 2015年新課標II: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莊子?逍遙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無法浮起一個杯子一樣。.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的是演奏開始之前的準備過程。 (3)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設(shè)想了赤壁之戰(zhàn)雙方勝敗易位后將導致的結(jié)局。 這里所填的三處,嚴格意義上講,前兩句都算不上“名句”,“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這一句,講水深才能行大船,說不上“名句”,但與全文“萬物有所待,就不能真正逍遙”這一中心思想?yún)s是相聯(lián)相通的;“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寫的是琶琶女的試彈,顯然與她正始演奏的精彩描寫相較,遜色多了,但不可否認它是琵琶女高超技藝的正襯,而這正是琵琶女走近詩人心靈的不可缺的開始。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應(yīng)該算是名句,這兩句以小見大,通過大小喬這兩個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運來表達設(shè)想中東吳敗亡的結(jié)局,真可謂別出心裁。試想,若東吳前國主和當朝主帥之妻均已被曹軍擄去銅雀臺,那戰(zhàn)爭的結(jié)局不言自明,這就使得全詩既生動形象,又含蓄蘊藉,富有情致。 2016年全國卷1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勸學》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專一的緣故。 (2)在《出師表》開頭,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劉備過早去世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時。 (3)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________________. 這三處,前兩句同樣算不上名句。理由不多說。 2016年全國卷II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莊子·逍遙游》中以八千年為一季的大椿為例,闡述何為“大年”,隨后指出八百歲的長壽老人實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借指自己的陋室,抒發(fā)自己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 這里的第一題所填的也算不上“名句”。 為何會出現(xiàn)名句與偏句共存的情況,畢竟傳頌至今的名句數(shù)量有限,還有為了防止“撞句”,所以就有了這樣的名篇默寫考查新動向。對此筆者是理解的,只需要把“名句”去掉則可。 名篇默寫考查新動向,給2018年高考備考的師生的啟迪的: 一是不能滿足于背誦默寫所謂的“名句”“重點句” 二是要注重整體把握,立足全篇,進行翻譯式理解 三是要注重段與段、句與句的聯(lián)系,根據(jù)語境問題準確填空 四是將背誦落實在“寫”上,寫準確,寫漂亮(指書寫) |
|
來自: gfergfer > 《名句名篇默寫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