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的放矢的對正常的脾臟進行超聲檢查,那首先,你得知道它的部位。正常情況下,脾臟位于人體的左上腹,左季肋區后外方的肋弓深處,與第9-11肋相對,長軸與第10肋一致。 它的膈面與膈肌、左肋膈竇相鄰,前方為胃,后方為左腎、左腎上腺,下端與結腸脾溝相鄰。 我們再來看看脾臟的體表投影: 它的后上端平左側第9肋的上緣,距后正中線4-5cm,它的前下端平左側第11肋,達腋中線,長軸與左側第10肋平行。脾臟與膈肌相貼,所以脾臟的位置可以隨著呼吸和體位的不同而有變化。(如圖1) 接下來,我就要告訴你如何去測量脾臟的長度、寬度以及厚度,以及它們的正常值分別是多少,這樣你才能去判斷,你所檢查的脾臟究竟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 長度:指脾上極最高點至脾下極最低點間的距離,正常值范圍為8-12cm。 厚度:是指脾門至脾門對側緣最大的切線距離,正常值范圍不超過4cm。 寬度:為垂直于長軸切面上的最大橫徑,正常值范圍為5-7cm。 正常脾臟的超聲圖像有哪些特點呢?(如圖3) 肋間斜切聲像圖呈新月形,包膜薄而光滑,外側緣呈外突的弧形,內側緣中部向內凹陷,為脾門。脾門區可見管狀無回聲區的脾靜脈。 脾動脈較細,常顯示不清。正常脾實質呈均勻細小的點狀回聲,回聲較低,一般稍低于正常肝組織的回聲,稍高于腎皮質的回聲。 一般來說,臨床醫生會開一套肝膽胰脾的腹部檢查,將脾臟檢查涵蓋在里面。超聲報告單會把脾臟的真實信息反饋出來,這些信息包括脾臟的大小以及回聲等等。(如圖4) 那問題來了,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需要特地做一個脾臟的超聲檢查呢? 答案為以下的八大適應證: 第一:脾臟大小的判定,如脾腫大、脾萎縮。 第二:脾臟位置異常的判定,如脾下垂、游走脾。 第三:脾臟的先天性異常,如脾缺如、副脾、脾反位。 第四:脾臟的炎癥,如脾結核、脾膿腫。 第五:脾臟的囊性占位性病變,如多囊脾、脾囊腫、脾假性囊腫、脾寄生蟲性囊腫。 第六:脾實性占位性病變,如血管瘤、轉移癌、淋巴瘤、錯構瘤。 第七:脾破裂的診斷及區別,脾實質內中央性破裂、包膜下破裂及真性破裂等。 第八:脾梗死、脾靜脈栓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