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維德的中國瓷器收藏,除兩岸故宮博物院以外,無人能與之比肩。他不僅擁有1400余件堪稱皇家標準的中國陶瓷,還有一件舉世無雙的元代青花標準器,被稱為“大維德瓶”的至正型元青花標準器。 大維德收藏 癡迷中國古代藝術大維德的父親薩森·大維德爵士是著名的銀行家、印度銀行的創始者。家境殷實,為其收藏愛好提供基礎。在剛剛開始中國文物收藏的時候,為了讀懂瓷器上的款識,他開始學習中文,憑借著天賦和毅力,很快具有了一定的中文閱讀水平。也越來越沉迷于中國古代藝術。 為了學習中國古代陶瓷藝術,他決定來中國,他首次到達北京的時間是1924年。從1924年到1935年間,大維德頻繁地奔波于中英間,他親自參與了故宮博物院早期的文物登錄和展覽工作,與大量清宮舊藏的文物有著零距離接觸。 大維德收藏 1929年7月24日,大維德爵士捐款5073.05元,用于修繕景陽宮后院御書房及購置宋、元、明瓷器陳列館的陳列柜。1929年8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聘請大維德為顧問。位于景陽宮御書房的宋、元、明陶瓷陳列館從展品遴選、展覽設計甚至到說明標簽的撰寫都基本上是在大維德的指導下進行的。 專門收藏清宮瓷器1927年,鹽業銀行準備出售溥儀1924年抵押在那里的清室珍寶。大維德看到這批清宮舊藏的文物精品后,經過不斷努力,終于與中國鹽業銀行達成合作,順利購買了40多件清宮舊藏的精品。 大維德收藏 在這40多件瓷器中,大部分為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其中官窯、哥窯瓷器居多,近20件,很多上面題有乾隆御題詩。宋代其他名窯瓷器也為數不少。還有少量明、清官窯瓷器精品。這批藏品,是大維德收藏中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這批精品的獲得,大維德才終于獲得英國同行們的認同,獲準成為代表著當時西方中國陶瓷收藏和研究最高水平的東方陶瓷協會會員,進入了英國中國文物收藏的核心群體。 大維德收藏 在接觸故宮文物的同時,大維德還和北京、上海等地古玩商、收藏家結交,從他們那里購買了類似宮廷舊藏的藏品。大維德還和海外有實力的古玩商和收藏家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日本的丸山、根津、法國的邁克·卡爾文、美國的弗雷斯特等,大維德收藏中的很多精品也出自于他們的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