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話題#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登上了微博熱搜。八成90后不敢看體檢報告,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其實不止是90后,成年人的世界,除了發胖和脫發,沒有什么是容易的。可是啊,不要以為身邊人都在變胖、脫發,就傻乎乎地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它們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她在上海工作,去年10月份被查出患有“濾泡型淋巴瘤2級”。這是一種非常嚴重、非常罕見的癌癥。短短21天內,她就經歷了口腔粘膜脫落、發燒脾虛、浮腫劇痛、手和臉失去知覺等常人不曾體會的痛苦。發現癌癥的契機,是一次普通的公司體檢。當醫生觸碰到她的甲狀腺結節時,發現了異常腫大的淋巴結。一切來得那么突然,又那么順理成章。這不是個案。去年7月,30多歲的律師小張,胃痛到吐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是胃癌晚期了。按醫生的話來說,就是“胃里一片稀爛,手術都難做”,從確診癌癥到去世,不到3個月。還有一個新聞,23歲的江蘇年輕人,月入五萬,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最后換來的卻是“胃癌晚期”的病歷單。真是令人唏噓。他們還不到30歲,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癌癥晚期”這四個字,就在他們的余生中留下了一個明確的死期。或許,這就是當代人不敢看體檢報告的原因。事業蒸蒸日上,身體卻提前垮掉了。明知道熬夜加班不好、不按時吃飯不好、晚睡吃夜宵不好,我們卻沒辦法戒掉。中國每年新發病例達 429 萬例,死亡人數高達 300 萬人,每天約 1 萬人被診斷為癌癥,平均每分鐘就有 7 個人。 我國癌癥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35~55歲發病群體比率趨于上升,肺癌原來是40歲以上多發,現在25歲就出現了,乳腺癌提前到20歲。癌癥不再是老年病,畢竟,很多中青年人的身體,還不如天天鍛煉、跳廣場舞的老年人。很多人沒有注意,在高管年輕化的同時,癌癥也在年輕化。而且,一經發現,就是晚期。癌癥,絕不是身體懲罰你的唯一方式。比癌癥更可怕的,是猝死,它讓你連留遺書的機會都沒有。36歲的華為工程師齊智勇,死在了遠離中國的肯尼亞。那天,他剛和客戶開完會。開車回家時,齊智勇感到身體極度不適,頭痛嘔吐,隨即昏迷不省人事。醫生搶救了足足12小時,都沒能把他從死神手中奪回。從2017年1月起,齊智勇已連續22個月在肯尼亞駐守,沒回國休過一次假,出事前兩天還在通宵工作。如果齊智勇重視自己的高血壓,向上級力爭減少加班;如果他感覺到身體嚴重透支,能及時休息;如果他意識到力不從心,早點申請轉崗……是不是就不會死?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愛惜自己身體的人,你在酒桌上拼死拿下200萬的業績,或許只能換來醫院里一張200元的床位。我們說著年輕就是應該奮斗,但實際上,我們的身體遠沒有想象中強大。年輕從來都不是資本,健康才是。用透支生命打拼來的事業有成,真的無法為自己的健康買單。不管是癌癥還是猝死,在噩耗到來之時,病魔絕不是第一次找上你。數據顯示,70%中國人存在過勞死危險,20%中國人患慢性病。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慢性胃炎發病率為30%…… “小病死不了”,有多少人懷著這樣的心態,拖著抱恙的身體,積勞成疾。我們總是認為,小病而已,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我們不會知道,就是這樣的小病,卻是深埋在身體里的炸彈。一旦爆發,就是死亡。大病沒錢看?我們不是看不起病,只是平時太不注意身體,后來才會生不起病。如果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小問題,也就不需要花大錢治大病。“水滴石穿”,癌細胞的形成也并非一天兩天。它一定在你的身體里潛伏了好久好久,只是你一直都沒去發現它。小病不治,大病難醫。我們離死亡的距離,比你想象中更近。不要害怕看體檢報告,因為體檢能檢查出來的病,都是小問題,連癌癥早期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這些小問題也會是隱藏的大災難,需要我們定期“掃雷”預防。除了告訴你哪些體檢項目必須做,哪些項目沒必要做,群里還會定期發放各種優惠福利,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圖片來源:giphy.com;soogif.com;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