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急性白血病 核分裂象的形態學鑒別 急性白血病的本質是血液腫瘤異??寺?,惡性增殖,所以白血病細胞形態特點是異質性的,諸如:細胞核畸變、核漿發育失衡、漿內包涵體、退行性變、核分裂象易見等,如下圖: 胞漿、胞核畸形 核漿發育失衡 既往觀察白血病細胞的一般原則是:“以核為主,核漿兼顧”。通過觀察細胞核染色質、胞漿還有發育情況來判斷細胞系列的起源。實際上,我們還可通過觀察分裂期細胞染色體形態即白血病細胞核分裂象的變化加以鑒別,以增加正確診斷急性白血病的形態學證據。 眾所周知,有絲分裂是細胞新陳代謝、繁殖的基礎,其重要的生物遺傳意義在于保持了親代和子代之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為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 ,其各期的染色質特點如下:
01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多數原始淋巴細胞的染色質粗糙,所形成的染色體臂較粗短,鏡下觀察呈短蠟燭或火柴頭樣改變。 02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AML-M5(AMOL)中的原始單核細胞多數染色體臂較細長且排列雜亂無序: 還有部分 AML-M5 中的原始單核細胞的核分裂象呈菊花瓣樣排列: 03 急性粒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原始粒細胞的核分裂象形態介于上述 ALL和AMOL 二者之間。下圖分別為 3 例 AML-M2 患者的核分裂象圖片,可資鑒別。 如上所述,對部分急性白血病前體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核分裂象形態觀察,可以對其系列起源進行初步的鑒別,并能夠為正確診斷急性白血病增加重要的形態學證據。 以上僅是我個人一些膚淺的形態學體會和認識,鑒于自身專業水平所限,文中所述一定存在片面和疏漏之處,還請各位專家指正和賜教,以利于我繼續學習,謝謝諸位老師! |
|
來自: 開心100mm05xkw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