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看到過怪異的藥引子,即“蟋蟀一對”“要原配”,“經霜三年的甘蔗”,雖然這些藥引子不排除醫生有故弄玄虛之嫌,但是藥引子的確在中藥的應用中十分廣泛。 因為清名醫尤在涇在《醫學讀書記》中所說:“兵無向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笨梢娝幰樱词且浰?,以引諸藥直達病所,增強臨床用藥的針對性;兼做方劑主藥的向導作用。 但是人們在日常服用中成藥時總是用白開水送服,其實許多中成藥用藥引送服更為合適。因為取材方便但療效確切的藥引有引藥歸經、協同增強療效之功用,及兼有調和、顧護、制約、矯味等功效。故提倡與選擇藥引子送服中成藥,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及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以,我們藥師在臨床中指導患者服用中成藥時,千萬莫“冷落”了藥引,按照病癥及用藥,選擇不同的藥引,的確能提高藥物的療效及減少與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為了便于記憶服用中成藥時如何選擇藥引,我們用藥引的顏色來搭配合適的中成藥! 一、黃色藥引:即藥引顏色呈黃色或偏黃。 1、姜湯 姜味辛性溫,具有散風寒、暖腸胃、止嘔吐、解魚蟹毒之功,取生姜3-6克兌水適量煎取100毫升,送服以下風寒感冒、胃虛寒嘔吐及脘腹冷痛等病癥的中成藥,能取得祛風散寒、化痰止咳、暖胃止吐的療效。 臨床舉例:通宣理肺片、參蘇理肺丸、沖和丹、感冒水、都梁丸、雞蘇丸、藿香正氣丸,九味羌活丸,溫胃舒,健脾丸,暖胃舒等。 2、米湯 是指黃色的小米湯,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潤燥、護胃、開脾、消食及減少苦寒藥對胃腸損傷的功效。取本品100毫升送服補氣、健脾、苦寒、利尿及滋補類中成藥,以增強益氣、和中、開胃及護胃功能。 臨床舉例:保和丸、大山楂九、檳榔四消丸、開胸順氣丸、左金丸、牛黃清心丸、牛黃清胃丸、牛黃解毒丸、香連丸、人參養榮丸等。 3、蜂蜜 蜂蜜性甘味平,具有補中、潤燥、緩急、止痛、解毒、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及矯正藥物異味,減緩藥物的劇烈藥性的功效。取本品15-30克兌入溫開水100毫升,送服以下中成藥,可以協同藥物的潤肺、潤腸、補益的功效。 臨床舉例:木瓜丸、元胡止痛散、百合固金片、人參蛤蚧散、蛤蚧定喘丸、固本咳喘片、麻子仁丸、五仁丸等。 4、黃酒 黃酒具有舒筋骨、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取黃酒30-50毫升,兌入適量溫開水,送服以下治療腰腿疼痛,瘀血腫痛,跌打損傷,閉經等疾病的中成藥,能取得活血止痛、理氣舒筋的功效。 臨床舉例:腰痛寧膠囊,腰痹痛膠囊,跌打丸,傷科跌打丸,三七片,七厘散、九分散,云南白藥膠囊,大小活絡丹,伸筋健腰丸,活血止痛膠囊等。 5、茶湯 茶味苦澀性寒,具有清熱利濕、提神醒腦、清心除煩、固腸止瀉之功。取濃淡適宜的本品100毫升,送服風熱型感冒、清瀉實火型、腹瀉類中成藥,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 臨床舉例:桑菊感冒片、芎菊上清丸、感冒清熱散、解熱感冒片、維C銀翹片、辛芩顆粒,黃清心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健脾固腸丸等。 二、紅色藥引:即藥引顏色呈現紅色或偏紅色。 1、大棗湯 大棗甘溫而具有補中益氣、開胃健脾、養血安神、定志鎮驚的功效。取5-10克大棗煎取100毫升,送服以下健脾開胃、益血養心鎮靜類中成藥,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臨床舉例:歸脾丸、香砂養胃丸、人參健脾丸、當歸丸、當歸養血膏、天王補心丹、朱砂安神丸、烏靈膠囊、七葉安神片等。 2、紅糖水 紅糖味甘性溫,取100毫升紅糖水送服以下生血補血類中成藥,具有協同生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 臨床舉例:阿膠顆粒、益氣養血顆粒、健脾生血顆粒、溫經活血片、益母草膏、八珍丸、當歸補血片、桂枝茯苓丸、丹梔逍遙丸、血府逐瘀丸、十香丸、十香定痛丸等 三、白色藥引:藥引外表顏色呈現白色或偏白色。 1、鹽水 咸味入腎,故鹽水能引導補腎藥集中作用于腎臟。取淡鹽水半杯約100毫升,送服以下具有滋補腎陰的藥物,能很好地起到引藥歸經及增強補益腎陰的療效。 臨床舉例:大補陰丸、左歸丸、五子衍宗丸、金櫻子膏、腎炎片、金雞虎丸、六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鎖固金片、七寶美髯丹、龜鹿二仙膠。 2、蔥白湯 蔥白味辛性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的功效。取蔥白2-3莖、煎汁送服以下中成藥有明顯增強發散風寒、通陽解表的功效。 臨床舉例:風寒感冒顆粒、桂枝合劑、荊防敗毒丸、九味羌活丸、荊防沖劑(合劑)、正柴胡飲顆粒、感冒水、感冒軟膠囊、表實感冒顆粒,麻黃止嗽丸、解熱感冒片、防風通圣丸等。 3、藕汁 味澀質粘而性收斂,具有清熱冷血止血的作用,一般每次取用半杯,約100毫升即可,送服以下中成藥有增強清熱止血化瘀的功效。 臨床舉例:十灰丸、云南白藥、安坤贊育丸、斷血流片、茜根散、止血靈膠囊、止血寧片、花蕊石止血散、三七血傷寧、止血膠、三七定痛片、臟連丸等,療效甚佳。 后記 可見,在服用中成藥時所選擇的藥引子,都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品,而這些近在我們身旁的藥引,在搭配送服中成藥時,為什么能夠取得增強及協同提升的療效呢? 因為我們在應用中成藥時,由于這些經典中成藥千百年來的配方與修治都是固定不變,不象中藥處方可以因人、因地、因時而參合變化及加減,故用古方治新病,雖然古方的配伍與功效經過臨床的實踐而療效確切,但是由于我國東西南北氣候與地理環境的差距與迥異,古方對于今病的治療,總是難免有此一時而非彼一時的差強人意與遺憾!所以靈活選用這些唾手可得的藥引子以配合中成藥治療某些疾病,不但可以有效矯正某些中成藥的偏激之性,還能協助中成藥的定位與歸經,以對機體產生選擇與特殊的親和作用,以發揮更快與更好的療效! 本文為中國藥店原創/整理, 圖片來源:品牌方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