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事務管理往往情況復雜,與行政事業單位區別較大,巡察時間緊、任務重,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很有可能會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要有所側重,找到突破口。”自2017年杭州蕭山區開展基層村級巡察以來,如何盡快抓住“牛鼻子”打開工作局面,一直是村(社)巡察人員在探討的熱門話題。 開展村(社)巡察工作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2019年2月,蕭山區委下發巡察向村( 社) 延伸的實施意見,力爭通過巡察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普遍認識到村級三資(資源、資產、資金)管理是行政村的重中之重,而村級報賬員既是三資管理的中間環節,又是村級資金的直接經手人,是村級巡察的主要突破口。 2018年下半年,益農鎮紀委對東江村開展村級巡察,通過支出對比發現,報賬員沈某在2018年全村農醫保款收繳工作中,竟有一筆4萬余元的農醫保款延遲8個月后才入村集體賬戶內。調查得知,沈某在2018年全村農醫保款收繳工作中,未按村級財務管理相關規定的要求將收繳到位的醫保款人民幣239350元及時存入東江村集體帳戶內。私自將一部分現金存放在村委會辦公室普通柜子里,最多的時候放了13萬元左右;一部分現金存放在家里,最多時候放了18萬元左右。顯然,其做法已經嚴重違反了財務管理相關規定。2019年6月,報賬員沈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巡察中發現了問題,說明農村在財務管理上還存在著漏洞。如何查漏補缺、舉一反三,是巡察之后要做的重要工作。”對此,益農鎮紀委書記莫佳佳表示,鎮紀委將會同職能部門研究如何對村級財務存在的風險點進行防控。 “在村級巡察實踐中要緊盯三資管理這一關鍵事和報賬員這一關鍵人。”區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蕭山區村級大筆收支主要是通過銀行轉賬進出,只有小額、分散的農戶繳納費用等還需要現金收支,這反而成為村級報賬員的風險點,也成了巡察“焦點”。且這類款項一般都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持續存在收支進出,只要鎖定時間范圍,再查看其“時間差”,就能夠發現是否存在問題。 據了解,2018年蕭山區各鎮街共巡察村社199個,發現問題2002個,移交問題線索113條。2019年初以來,蕭山區開展巡察向村( 社) 延伸工作,印制《蕭山區委村(社)巡察工作手冊》,并將村級三資管理類問題列入《村(社)巡察工作清單》進行“重點突破”。 巡察除了發現問題,還應當做好“后半篇文章”。因此,蕭山區要求各鎮街紀(工)委對巡察中發現財務管理問題的村(社),必須加強收支兩條線的監管,在支出上要杜絕領了集體資金不支付或截留問題,在收入上要對重點時段加強現金流核對。與此同時,更要進一步加強對報賬員等重點崗位人員的財經管理、財經紀律培訓,監督其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