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發掉一把 洗頭發掉一把 睡覺掉一把 用腦掉一把 秋風吹一吹,還飄走幾根 ... 姑娘: 我怎么這么難! 單身狗姑娘: 脫單還木有,脫發先來了,腫么辦 ... ... 如今正直秋季,天干物燥,小心火燭...哦,不,應該是小心秋風薅頭發,在這個姑娘們最害怕,掉發最恐怖的季節里。發際線又得漲一寸,離禿又得進一步了.. 但是,姑娘們,你以為在秋季癲狂飛舞散落的秀發,讓你面臨的只是禿和發際線漲高的威脅那么簡單嗎? 美貌誠重要,健康價也高。 清楚自身的狀況,找到原因,才能保護自己的秀發及身體。 在中醫看來,人身體體系與自然是相融合的,之所以在秋季易掉發,也是順應大自然的節奏,與秋季自然界葉黃、葉枯、葉落飄零一樣。 人的頭發在秋季氣血循環變差,血液無法將養分帶到頭發毛囊,所以容易出現干燥枯黃,身體底子不足的就會出現掉頭發的情況。 另外秋天肅殺之氣,人的情志也易受到影響,產生“悲秋”情緒,肝氣郁結,也會導致氣機不暢,氣血不能到達頭發,因此秋季掉發比其他季節多一些。 正常情況,頭發的脫落也是新老替換的過程,如果每天掉發量較少,在50~100根之內,隨后又會重新長出來,不必過于擔心。 如果每天脫發量過多,超過100多根,這時則要警惕,可能是病理性脫發了。 姑娘說,我不知道一天掉多少頭發,就是好多好多,一大把;那就注意多觀察自己,眼瞅著掉發頻繁,頭發明顯變稀疏,變薄,又沒有新的短小頭發長出,就需要關注身體了。 根據中醫理論,脫發其實只是表象,實際還有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與氣血不足、腎、肝、脾甚至與體內有濕都有一定關系。 氣血不足,養分缺失 在中醫里面,頭發還有“血余”之稱,即“發為血之余”,是人體血氣盈虧的表現。隋代《諸病源候論》曰:“血盛則榮于須發 , 故須發美 。若氣血衰弱 ,經絡虛竭 , 不能榮潤 , 故須發禿落” 氣血充盈,頭發就有了滋養,長的茂密、潤澤,就會有光澤的烏發,若氣血虧敗、運行不暢、血瘀、血熱、血虛,則會產出發枯、脫發。 很多生病之后以及生產之后的女性易因氣血問題導致脫發。頭發枯黃沒有光澤 , 伴有面色萎黃、頭暈、健忘、心悸、失眠等現象。調理以補氣血為主。 腎不足,生發不正常 《黃帝內經·素問》提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腎氣衰, 發墮齒槁” 也就是說人的精華由腎體現,而腎的精華體現在頭發,很多青壯年女性精氣旺盛,頭發看著就黝黑且光澤,而年老體弱者,頭發就比較枯敗易落。 因此在腎氣不足,腎精虧虛的情況下,會產生脫發,嚴重時,大片脫落,常見的有前額部分禿,還伴有腰膝酸軟、牙齒松動、頭暈耳鳴等。 特別很多現在的姑娘不注意保養,長久以來損耗精氣,身體狀況變得虛弱,掉發只是一方面,更嚴重的是抵抗力、精力都會下降,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身體生病。 因此,此類型姑娘們應該注意調養腎,掉發現象自然也會改善。 肝不疏,氣機不暢 肝主導疏泄,若肝臟疏泄功能不佳,氣機紊亂,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影響頭皮與毛囊,頭皮局部血虛 ,風邪乘機侵襲,引起脫發 。成片脫落同時, 發根松動,伴有局部頭皮發麻發癢,胸脅脹滿,夜臥不安。 如今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讓很多姑娘的精神狀態、情志都不佳,急躁易怒、過度緊張等都在影響肝臟的疏泄功能。因此,這類型的姑娘們要注意疏肝解郁。 脾不運化,營養不達 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的精華養分傳遞到頭發,以促進頭發的生長。如果脾的運化功能不好,毛囊營養就會缺失,從而會引起脫發,較易出現斑禿、禿頂(地中海)等情況。此時就需要補脾。 除了以上的問題,女性朋友還容易出現的是濕引起的,因為飲食不節制,肥甘厚味導致體內生濕熱,傳到頭部,侵蝕了發根,阻滯了發竅,影響頭發的生長,導致脫發。癥見頭發油膩光亮 , 脫發多, 新發生長緩慢 , 頭頂毛發日漸細軟稀少 , 兩鬢角及前發際上推。伴口臭、 大便秘結或黏滯不爽。 從中醫整體觀念來看,掉發辯證有虛實之分,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辯證,綜合調理,一般情況下,脫發早期 , 多為實證或虛實夾雜, 治療以祛邪、調理氣血為主;脫發較久之后 , 辨證多為虛證 , 或虛中夾瘀 , 治療以補腎養血、健脾益氣、活血化瘀為主。 準確的辨證用藥, 才能達到調養治病的最佳效果,如果你正在為您的秀發困擾,不妨找中醫好好辯證調理一下。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