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手段,其直觀性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深受廣大基層教師歡迎。但課堂教學如果過多倚重多媒體,忽視課本本身及學生認知規律,不利于對課本的深度挖掘。 首先,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只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比如,動畫雖有助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了解,但沒必要每節課都這樣做,一則容易造成視覺疲勞,二則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并逐漸失去興趣。 其次,過多倚重多媒體,學生會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電子屏幕上,忽視教師的講解。甚至會出現教師講解結束,學生注意力還在屏幕上的狀況,導致教師教授與屏幕展示不合拍。 再次,過多使用多媒體引導教學,容易出現偏離課本、偏離教學目標的情況。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都是資源庫里現成的,拿來就用,缺少思考再加工的過程,可能會導致教學內容與課本偏離。 課堂教學,瞬息萬變,過度依賴事先定制的多媒體手段,會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因此,課堂教學必須走出多媒體教學使用的誤區。 其一,要向一味拿來的懶教思想宣戰。多媒體課件一成不變,但學生的思維卻是瞬息萬變的。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勤鉆研課本,勤鉆研課標,多研究教法,多研究學生,多探索教學規律,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二,將多媒體教學和鉆研教材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教材是根本,多媒體只是輔助手段,要分清主次。比如,在解釋周長這一概念時,教師可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明白周長就是物體一圈的長度。 目前,在基層學校形成這樣一種錯覺——講優課必須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就能得到一定賦分。于是,教師都想方設法提高課件的質量,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多少知識,取決于教師對知識的掌控。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熟悉教材,回到課堂教學的原點。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才是教學準備的重點。多媒體課件用和不用、用多少、怎樣用,取決于教材、教師、學生。為了學生考慮,還是適度恰當使用多媒體為好。 文章來源|蒲公英|盧建斌 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
|
來自: 沐李 > 《2019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