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翠華山,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嶺北脈,面積1785公頃,海拔800——2604米。形成了景色各異的自然林帶,珍稀動植物生長其中。
優美的自然美景,冠絕秦嶺,稱奇終南。
現在從地圖上看,中國大地的中軸線東經109度穿越關中大平原和大秦嶺山脈地區的交叉點就是太乙宮的確切位置,南北尚有日夜流淌的太乙河,滋潤萬物,河東育有水稻,河西植有小麥,如畫江南和西北風情交織,民風淳樸,風水極佳。景區三大功能區各領風騷,引人入勝。天池山崩科普娛樂區以“中國少有、世界罕見”的“天然地質博物館”為特色。
一天歷四季。看奇石、穿奇洞,在洞穴中看冷氣繚繞,寒風拂面的景象。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如此美景,誰不陶醉?
1
翠華山,不僅有太乙文化。還有地質文化,摩崖石刻和山崩奇觀相得生輝。書畫家有趙樸初、劉自犢、衛俊秀、陳少默、邱星、茹桂、趙步唐、吳三大、杜中信、蕭云儒、雷珍民、李成海、趙熊、樊洲等近百名人,為翠華山及山崩奇觀留下100多幅墨寶,可供您大飽眼福。歷代詩人李白、王維、祖詠、司馬光等在翠華山留下了大量詩篇,回味無窮。
2
游終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3
4
翠華山和南五臺統稱為“太乙山”。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終南山中,林木果樹自古以來十分豐富。《詩經·秦風》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后漢書·東方朔傳》說:“南山出玉石、金銀銅鐵良村,百工所取,給萬民所仰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筒之饒。上宜望芋,水多鍋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無饑寒之憂。”漢唐時代,長安居民、手工業者所用的薪炭、木材、石材、藥材等大都取于終南山。
15
16
17
唐太宗李世民也對終南山著意頌揚道:
“重巒俯渭水,碧峰插遙天。出紅扶嶺日,人翠貯巖煙。迭松朝若夜,復岫缺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綠色翠華山,大美翠華山!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秦嶺的磅礴,終南的深遠,走不出的山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