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創造出了璀璨奪目的華夏文明,而中國的古代建筑,更是凝聚了中國人的智慧與汗水,無數能工巧匠給我們留下了千古聞名的歷史建筑。中國的橋梁工藝非常發達,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古代中國的橋梁工藝,發展于隋唐,興盛于兩宋,橋梁遍布全國各地,凝聚了古代中國能工巧匠的智慧與汗水。中國古代四大名橋分別是:潮州湘子橋、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 潮州湘子橋:也叫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至今已有近九百年歷史。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湘子橋還是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河北趙州橋:位于石家莊市趙縣,也叫安濟橋,始建于隋開皇十五年至隋大業元年(595年至597年之間)。這座橋位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境內,是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橋,由隋朝匠師李春建造,是目前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洛陽橋:也叫萬安橋,始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設,前后共歷時四年。洛陽橋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盧溝橋:也叫蘆溝橋,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至今已有近九百年歷史。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永定河,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箲饡r期盧溝橋事變即發生于此。盧溝橋于1961年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大名樓是一種泛稱,特指山西永濟鸛雀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北武漢黃鶴樓和湖南岳陽岳陽樓。而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名樓遠不止這四座,只是這四座名樓較具代表性。 鸛雀樓:位于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也叫鸛鵲樓。始建于北周靜帝時期,由于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旖旎,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以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最富盛名。 滕王閣: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督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建成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因初唐四杰之一的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國家5A級景區,與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為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成為千古名作。 岳陽樓: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大文豪曾寫下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名垂千古。 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歡在亭子里和詩對歌,亭子天生自帶文化氣息。中國古代四大名亭分別是:滁州醉翁亭、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神宗慶歷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命名,歐陽修還為此做《醉翁亭記》。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瑯琊山麓,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亭園內有九院七亭,且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 陶然亭:始建于清代,現在是北京陶然亭公園,位于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公園是以陶然亭為核心的公園景區,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現代造園藝術為一體的主要以突出中華民族“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名園。 愛晚亭:建于1792年,即清嘉慶年間。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下清風峽中,名字來源于杜牧的七言絕句《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現在愛晚亭題字為毛主席親筆手書制作而成。2013年愛晚亭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中央,與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稱“湖中三島”。“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時候被列為“錢塘十八景”之一。在宋、元時曾有湖心寺,后傾圮。明代有知府孫孟建振鷺亭,后改清喜閣,是湖心亭的前身。 四大名塔一般是指:河南登封嵩岳寺的嵩岳寺塔、山西洪洞廣勝寺的飛虹塔、山西應縣佛宮寺的釋迦塔、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尋塔。 嵩岳寺塔: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宣武帝的離宮,后改建為佛教寺院,嵩岳寺塔即位于嵩岳寺內,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中國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組成部分,國務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飛虹塔:歷史非常悠久,始建于東漢。位于山西洪洞縣東北部霍山的廣勝寺,其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F塔建成于明嘉靖二年(1509年),歷時12年建成。 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檐的樓閣式佛塔,高47.6米。除底層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由于其塔身五彩斑斕如雨后彩虹,故名“飛虹塔”。 釋迦塔:也叫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建于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塔,高達67.31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尋塔:是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最大的一座塔,建于南詔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此塔全稱叫“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塔高69.13米,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通體自上而下有兩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層,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 |
|
來自: 飄忽不定書館 > 《旅游攻略中國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