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都很喜歡懷古詩,往往可以從這些詩里讀到一段歷史,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或者借古諷今,或者詠嘆史實,可懷念古跡,也可寄托哀思。 從這些詩里,我們知道了,金陵有烏衣巷,有朱雀橋,這里發(fā)生了六朝舊事,后唐遺事。赤壁發(fā)生了那樣一場大戰(zhàn),曹操來過,杜牧也來過。馬嵬坡處,有兵變,有死別,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來讀一讀經(jīng)典的懷古詩,品味隱藏在其中的典故,追尋一段段難以忘懷的歷史吧。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是關(guān)于赤壁最經(jīng)典的一首懷古詩了,赤壁發(fā)生過很多事情,最有名的就是曹操周瑜的赤壁之戰(zhàn)了。杜牧感慨了假如赤壁之戰(zhàn)周瑜沒有勝,那又會是什么景象呢?可惜沒有如果,后人只能唏噓。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一首關(guān)于頌揚諸葛亮的詩,諸葛亮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丞相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杜甫來到丞相祠堂,看到這的景色,不禁感慨,表達了對蜀漢丞相諸葛亮出色的政治才能、忠心輔佐兩朝的稱頌以及惋惜他未完成偉業(yè)而去世的遺憾。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是李白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逍遙遨游,鳳凰離去鳳凰臺空只有江水依舊東流。昔日吳國宮里到處都是鮮花芳草的小徑,如今卻都是荒涼,晉代多少王公貴族的墓冢已成荒涼小丘。李白一定是想到了自己,總有奸臣當?shù)廓q如浮云遮日,遠望長安卻望不見,心中滿是郁悶愁緒。 石頭城 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這時候的大唐已日趨衰敗,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擠;地方上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又有所抬頭。劉禹錫寫下這首詩以一種內(nèi)在的對比結(jié)構(gòu)暗連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華和今日的荒涼,并不只是發(fā)思古之幽情,還有引古惜興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車之覆為鑒。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幽州臺是燕國時期燕昭王所建的黃金臺,用于招納賢才,因燕昭王將黃金置于其上而得名。陳子昂來到這里想到這段故事,嘆息當時缺少賢明君主、有為之士,又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 馬嵬 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馬嵬坡是唐朝安史之亂,楊貴妃縊死的地方,第一句“海外徒聞更九州”化用白居易的詩。強烈諷喻了唐玄宗,表達荒淫誤國者含有更多的痛恨。 隋宮 李商隱乘興南游不戒嚴, 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 半作障泥半作帆。 這是首詠史吊古詩,內(nèi)容雖是歌詠隋宮,其實乃諷刺隋煬帝楊廣的荒淫亡國。諷古是為喻今,詩人把隋煬帝當作歷史上以荒淫奢華著稱的暴君的典型,來告誡晚唐的那些荒淫誤國的統(tǒng)治者。 烏江亭 王安石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題烏江亭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秦末楚漢相爭,最終以項羽垓下大敗,自刎烏江而降下帷幕。這段歷史總被人唏噓感慨,從中引出某些歷史借鑒。杜牧以詩人的眼光,從敗不餒的角度立意,指出出色的戰(zhàn)將自當勝不驕,敗不餒,尤其是在受重創(chuàng)、陷絕境時,這才是真正的男兒。王安石以政治家的眼光,從當時形勢的角度立意,指出項羽已失去人心,不會再有成功的希望。這也是說明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古跡和典故也會有不同的想法。 方虛谷云:“懷古者,見古跡,思古人。其事無他,興亡賢愚而已。”懷古詩就是要知人論世,品賞韻味。對詩詞音樂或歷史文化感興趣就來關(guān)注“詩而歌之”吧,或搜索黃璐中國詩詞音樂會了解更多。 |
|
來自: A竹香書屋 > 《字典;詞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