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是指民間俗稱的“疬子頸”或“老鼠瘡”,中醫稱之為“瘰疬”,西醫稱它為頸淋巴結結核。是生于頸部的一種感染性外科疾病。其癥狀表現為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治療方面初期疏肝養血、理氣化痰。中期解郁化痰、托毒透膿。后期滋陰降火、益氣養血。 治療瘰疬特效偏方: 皂角子散(周仲瑛) 【組成】皂角子100粒,硇砂8g,米醋500g。 【功效】解毒消腫,散結消瘰。 【主治】瘰疬(淋巴結結核)。癥見多發于體弱兒童或青年,起病緩慢,于頸部及耳后,初起時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逐漸增大,并可串生,潰后流膿清稀,夾有敗絮樣物質,經久不愈等。 【用法】用米醋浸余二藥一晝夜,然后文火煎煮,培干,或放烘箱內烤干,研粉。分成60等份,每日早晚各服1等份,白開水送下。 【方解】方中皂角子祛風消腫,《本草綱目》謂治“瘰疬”;硇砂消積軟堅,破瘀散結,可治瘰疬;米醋有散瘀解毒之效,且入肝、胃經,能引藥至病位(頸前屬陽明經,頸側雖屬少陽經,但肝膽互為表里)。共奏解毒消腫,散結消之功。 【加減】若患者體虛,可辨證配合參芪膏或兩儀膏以扶正祛邪。 【點評】本方《世醫得效方》早有記載,《醫林改錯》硇砂丸之藥物組成及主治亦與本方相同,可知此驗方早已有之,且在民間廣為流傳。周氏用本方治療淋巴結結核患者多例,消瘰之功頗著,適用于瘰疬,腫結者可消散,已潰者可收斂。實踐證明,此方的療效是經得起重復和驗證的。 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保持精神愉快,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積極治療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飲食方面攝取優質蛋白質和含鈣豐富的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A、B、C、D的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不宜食用過多的脂肪,忌食辛辣食物,禁煙戒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