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海】 長江水系常識知多少 一、源頭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昆侖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區內陸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巖羊等。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后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 二、干流 (一)上游:長江干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長4504千米,占長江全長的70.4%,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宜賓市以上稱金沙江,長3464千米,落差約5100米,約占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宜賓至宜昌長1040千米,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烏江。 (二)中游:宜昌市至湖口縣為中游,長955千米,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等四水和鄱陽湖水系的贛、撫、信、修、饒等五水,北岸有漢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磯為著名的荊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為復雜。 (三)下游:湖口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千米,面積12萬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衣江、水陽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三、支流 長江水系由數以千計的大小支流組成,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條,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條,8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4條支流的流域面積都超過了10萬平方千米。支流流域面積以嘉陵江最大,年徑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長度以漢江最長。 (一)雅礱江: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南麓,于攀枝花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積約13萬千米,干流長1637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米/秒。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3372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494.1萬千瓦,甘孜以上稱上游,長約610千米,落差1330米,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灣為中游,長約600千米,落差1790米,平均比降2.98‰。大河灣以下為下游,長約360千米,落差750米,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開發水能資源249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25億千瓦/小時。 (二)岷江:岷江發源于岷山南麓,流經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樂山接納大渡河,于宜賓注入川江。干流全長735千米,灌縣以上稱上游,長340千米,落差約3000米,平均比降8.82‰;灌縣至樂山稱中游,長約232千米,落差372米,平均比降1.6‰;樂山至宜賓為下游,長約163千米,落差97米,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積13.3萬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850米/秒,總落差3560米。水能蘊藏量為4886.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05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672億千瓦/小時。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于青海省果洛山東南麓,于樂山匯入岷江。流域面積9.1萬千米,干流全長106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70米/秒。水能資源主要蘊藏在雙江口至銅街子河段,該段河道全長600千米,天然落差約1800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1748萬千瓦。在河口段有青衣江匯入。 (三)沱江:沱江發源于岷山山系九頂山南麓,于瀘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積2.78萬千米,干流全長70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19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26萬千瓦。干流金堂以上稱上游,長約200千米,落差210米,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內江為中游,長約300千米,落差147米,平均比降0.49‰;內江以下為下游,長約202千米,落差67米,平均比降0.33‰。 (四)嘉陵江:嘉陵江發源于秦嶺西段南麓,在合川區接納涪江、渠江后在重慶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積16萬千米,干流全長112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20米3/秒,總落差23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522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870萬千瓦,干流昭化以上稱上游,長約394千米,平均比降約3.8‰;昭化至合川為中游,長約633千米,天然落差189.9米,平均比降0.30‰。合川至重慶為下游,長約93千in,天然落差23米,平均比降0.25‰。 (五)烏江:烏江源出烏蒙山東麓,分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和北源六沖河匯合后始稱烏江,流經貴州省中部和東北部,穿過四川盆地東南邊緣,于涪陵匯入長江。流域面積8.792萬千米,干流全長103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50米/秒,總落差2124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042.6萬千瓦,可開發的為880萬千瓦,干流化屋基以上稱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稱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 (六)清江:清江發源于鄂西利川縣齊岳山龍洞溝,于宜都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67萬千米,干流全長4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14米/秒,總落差143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50.4萬千瓦。恩施以上為上游,恩施至資丘為中游,資丘以下為下游。 (七)漢江:漢江發源于秦嶺南麓,于武漢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5.9萬千米,干流全長1577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10米/秒,總落差639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093萬千瓦,可開發的為614萬千瓦。干流丹江口以上稱上游,長約925千米,落差555米,平均比降0.60‰;丹江口至鐘祥為中游,長約270千米,落差50米,平均比降0.19‰;鐘祥以下為下游,長382千米,落差34米,平均比降0.09‰。水能總的理論蘊藏量1006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43.9億千瓦·h。 (八)湘江:湘江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于廣西靈桂縣海洋山,于湖南湘陰縣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9.466萬千米,干流全長84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70米/秒,總落差756米。零陵老埠頭以上為上游,長約240千米,落差110~220米,比降0.9‰-0.45‰。老埠頭至衡陽為中游,長約284千米,比降0.29‰-0.18‰。衡陽至濠河口為下游,長約320千米,比降0.083‰-0.045‰。 (九)資水:資水以夫夷水為源,發源于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北麓,于湖南省益陽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2.8142萬千米,干流全長71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9米/秒,總落差972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24萬千瓦,可開發149萬千瓦。邵陽市小廟頭以上為上游,小廟頭至馬跡塘為中游,馬跡塘以下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長度分別為250、276、187千米。 (十)沅江:沅江主源馬尾河發源于湘黔兩省邊界的云霧山,于常德縣德山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8.916萬千米,干流全長102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70米/秒,總落差1462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794萬千瓦,可開發593.8萬千瓦。干流洪江市以上為上游,長537千米。洪江市至桃源縣上游凌津灘為中游,長389千米。凌津灘到德山為下游,長96千米。 (十一)澧水:澧水發源于湖南桑植縣杉木界(南源),于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1.8496萬千米,干流全長39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4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20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141萬千瓦。干流桑植以上為上游,上游河段長約94.2千米。桑植至石門為中游,中游河段長226.8千米。石門以下為下游,下游河段長約69千米。 (十二)贛江:贛江是江西省母親河,江西省最大的河流,鄱陽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于贛閩交界處武夷山的黃竹嶺,在南昌市附近分四支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8.35萬千米,干流全長76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64萬千瓦。贛州以上為上游,長255千米。贛州至新干為中游,長303千米。新干以下為下游,下游河段長約208千米。 (十三)撫河:撫河發源于贛閩二省邊界的武夷山脈,經青嵐湖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811萬千米,干流全長34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0米/秒。干流南城以上為上游,南城至撫州為中游,撫州以下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長度分別為158、77、114千米。 (十四)信江:信江發源于浙贛二省邊境的懷玉山,在余干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941萬千米,干流全長32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9米/秒。 (十五)饒河:饒河是昌江和樂安河的總稱,樂安河為主源,兩河在波陽縣姚公渡匯合,至龍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428萬千米,干流全長30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為489米/秒。 (十六)修河:修河是九江市最大河流,發源于湘鄂邊界的幕阜山,于吳城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4793萬千米,干流長35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90米/秒。 (莘縣史志搜集整理,圖片來自網絡)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