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休謨鍘刀”的道德建設意義》 作者 |陶明報 圖片 |網絡 英國哲學家休謨認為,道德是不能論證的,市場經濟本身推導不出市場道德原則,市場經濟的正義原則不是單純自然歷史過程的產物,而是人類自覺建構的結果。休謨的這一論斷被后人稱為“休謨鍘刀”。休謨發現,在道德學的推論中,人們所用的命題聯系詞不是“是”或“不是”,而是“應該是”或“不應該是”;而且,一個人不能從“是”中推論出“應該是”,因為前者是“實然律”,屬于事實判斷;后者是“應然律”,屬于價值判斷。 毫無疑問,“休謨鍘刀”在認識上具有明顯的局限性。我們知道,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是倫理學上的基本問題,兩者是密切聯系的。價值判斷是事實判斷的目的與動力;事實判斷是價值判斷的基礎和前提。人們對市場經濟進行事實判斷就是為了利用市場經濟,充分創造價值,以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完全可以這么說,不想解決“應該是”的問題,則“是什么”的問題也毫無意義。反之,不解決市場經濟中的“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很難理解市場道德中的“應該是”的問題,也就是說,正確的價值判斷,只有在科學的事實判斷基礎上才能作出。 馬克思主義認為,觀念形態的道德價值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隨著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的。“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比藗兊赖掠^念的變化,無論是在不同社會形態之間,還是在同一社會形態里,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的,而不是簡單地直觀某種經濟關系的結果。沒有對社會經濟關系改造的實踐,人們的意識,包括道德觀念,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市場道德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可以簡要地概括為:市場經濟的實踐需要正確的市場道德為指導,市場道德需要在市場經濟實踐中得到充實和發展。 “休謨鍘刀”中所包含的后一個命題,即市場的道德原則是人們自覺建構的結果,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對我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要發揮道德的能動作用,首先就要從實踐中反映和提取出正確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因為一切道德原則和規范都有著它存在的客觀性,單靠市場發育,是不能解決市場本身的倫理道德問題。市場的道德原則和規范需要人的自覺建構,沒有這種建構,人對市場的作用就無法體現出來。當然這種建構不是隨心所欲的,而必須是市場道德關系的規律在人的意識中自覺的能動的反映。 |
|
來自: timtxu > 《心靈、婚戀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