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來源
林語堂的這10句話,藏著成年人的幸福哲學,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幽默與柔軟并存的力量。 幸福 01 關于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所謂幸福,無非就是能與自己在意的人互相陪伴。 陪伴是人生最貴的承諾。
處事 02 “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人的促狹之處,往往是喜歡笑話別人,卻不愿被別人看了笑話。 至今我還記得,
這個故事,與林語堂先生的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生活 03 “人生在世,幼時認為什么都不懂, 大學時以為什么都懂, 畢業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 中年又以為什么都懂, 到晚年才覺悟一切都不懂。” 林語堂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相,從年少輕狂到逐漸沉穩,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過程。 這與我們的成長是類似的,我們總在年輕時膽大妄為,又在成年后的某一刻否定掉過去的自己。可能生活就是這樣:不斷地否定過去,換來新生。 婚姻 04 “結婚證只有離婚時才用得著,我們燒掉它吧,反正今后用不著它了。”
因為他明白,眼前的人是要一起相濡以沫陪伴終生的人。 幽默 05 ![]()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 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 文學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 幽默,是一種生活的大智慧,它比喜劇多一點兒冷靜,悲劇多一點兒歡欣,比鬧劇多一點兒嚴肅,比惡作劇多一點兒真誠。
自我 06 ![]() “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 周國平這樣說,
金錢 07 ![]() “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當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備失去了財富時應當怎么過日子。” ![]() 人無錢不行,但我們并非需得事事依賴金錢。 金錢有如我們身上的泥垢,洗了生,生了洗。 古人講“安貧樂道”,并非是無奈窘迫下的出路,而是一種生活的豁達。 比“安貧”更為重要的是“樂道”,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是最為富有的人。 美滿 08 ![]()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的道理是一樣的。” ![]() 知足是人生最貴的擁有。 楊絳曾說過:
人,只有一生,追逐太多欲望,只會身心疲憊。 幸福,來自于心靈的知足;快樂,來自于精神的富有。 讀書 09 ![]() “讀書與面孔漂亮沒有關系,因為書籍并不是雪花膏,讀了便會增加你的容輝。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 ![]() 蘇軾在《三槐堂銘》中所言:
一個家族家族的興旺延續,除了善心善行,還有讀書立學。 范仲淹在與家人的書信《與中舍書》中,曾經這樣說過孩子的教育問題:
兄長想讓自己的兒子走走后門,讓范仲淹錄取自己的倆孩子,范仲淹嚴辭拒絕了。 他希望自己的子侄可以認真讀書,靠真才實學,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瞧不起。 范仲淹說:
平靜 10 ![]() “塵世是惟一的天堂。我們都相信人總是要死的,一個人心中有了那種接受最壞遭遇的準備,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 心有雷霆,面若靜湖。 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寫到:
生活中,很多人不是不想平靜,也不是不知道平靜的好處,更多的是找不到很好的切入點。 習慣于平靜,安于平靜,是一個人趨于成熟的標志,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