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對于西藏而言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這里是藏民族的搖籃和藏族文化的發祥地,西藏歷史上有很多的“第一”都發生在山南地區,第一個朝代、第一座宮殿、第一座寺廟、第一座佛堂,甚至第一塊農田。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紀,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贊時期。寺廟建成后,蓮花生大師在這里剃度了第一批藏人出家為僧,號稱“七覺士”。桑耶寺也因為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佛教寺院。 桑耶寺的獨特之處還在于整個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宇宙格局設計而成:主殿烏孜大殿代表了世界的中心須彌山,大殿周圍的四大殿和八小殿代表了佛經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另外還有太陽、月亮殿象征著宇宙中的日月,寺廟圍墻則象征世界外圍的鐵圍山。 桑耶寺的中心大殿烏孜大殿,高三層,分別采用藏族、漢族和印度建筑形式。各層的壁畫和塑像也都按照不同的法式進行繪畫和雕塑。這種藏、漢、印合璧的建筑格調,在建筑史上非常罕見,所以桑耶寺也因此被稱為“三樣寺”。 寺廟外圍圓形的圍墻象征著世界外圍的鐵圍山 主殿四周又建紅、白、綠、黑四塔,以鎮服一切兇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 昌珠寺,始建于松贊干布時期,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廟。蓮花生大師和米拉日巴等藏傳佛教中的高僧大德都曾在昌珠寺周圍修行,其修行地遺址仍在,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高聳于雅礱河東岸扎西次日山頂的雍布拉康,是今天山南之行的最后一站。 相比前兩座寺廟,雍布拉康的歷史更為久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相傳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所建。這也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宮殿,以及最早的建筑之一。 雍布拉康是歷代藏王的王宮,直到松贊干布統一高原,將王都遷至拉薩,這里才被改為寺廟。 不知為什么,佛堂前盛開的鮮花總讓我想起那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站在山頂,可以俯瞰雅礱河谷。這一片肥沃的土地養育了藏族人民。 下山時,天空被烏云籠罩。蒼茫天色中的雍布拉康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