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維度建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涉及交流能力、思維品質、審美品位、文化視野等多個方面,其中思維品質的提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思維中的批判性思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語文教學無外乎是由閱讀和寫作兩大部分構成,那么語文教學想要滲透批判性思維,寫作無疑是一塊主陣地。有人說:“得高考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作文。”這就有力地強調了寫作的重要性。而作文要想主題深刻、立意新穎、選材新鮮、結構精巧、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必定要有批判性思維的介入。 一、尋找讀寫結合點,進行課內練筆語文教材是學生最頻繁、最直接接觸的語文材料。教師要挖掘教材的習作資源,巧妙地構筑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習作訓練場。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因文而宜,找準課內讀寫結合的切入點,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讓學生明白“讀而不作則罔,作而不讀則殆”;讓學生看到一片新天地,獲得一種新認識,養成一種好習慣。下面筆者結合實例談談自己平時“以讀促寫”時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在玉米的施肥管理中,要根據土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肥料,如果土壤質地比較重的黏質土,在追肥時可一次性把肥料全部追足,保障玉米的養料吸收;如果土壤質地比較疏松的沙質土,則盡可能的追肥2-3次,以防止漏肥現象的發生。 1.在談看法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于綺老師說:“我們要傳承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是把《二十四孝》《弟子規》等里面糟粕的東西撒播到學生的心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頭腦清醒,這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批判地繼承中華傳統文化,讓他們學會古為今用。 如教學《論語十則》后,我讓學生回想一下,孔子的這些話都千真萬確嗎?不一會兒,就有學生說:“我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有點絕對,不完全正確。”接下來我讓學生都來思考一下,談談自己的看法,然后形成文字: 我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有點絕對,不完全正確,現實生活中往往還真有“己所不欲,可施于人”的情形。如:初一,班上競選班長時,我自己就不想參加競選,可是我知道同學某某,在小學班長的位置上做得有聲有色,是班主任老師的得力助手。于是我就竭力推薦他,并且發動大家都給他投票,讓他一舉成功!這有何不妥呢? 文言文教學,面對的是古典文化,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對一些格言、成語、警語說出自己的獨到理解、獨特感悟。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有一種思考的動力,不斷質疑的習慣,敢于去面對未曾面對的挑戰,這樣會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2.在公正評價時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也表現在公正、理性的評價上。文言文教學會經常遇到此類情景,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教學契機,提高學生對人、對事等公正評價的能力。教學《桃花源記》后,筆者讓學生寫一篇小評論,談談自己對陶淵明描寫的理想社會的評價。 我認為陶淵明能在幾千年前就為人類構出這樣的世外桃源,確實了不起!它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渴望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而且抨擊了當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黑暗的社會現實。同時它還為整個人類社會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讓人們有了奮斗的目標。不過,如果陶淵明當時能夠提出一些實現理想社會的措施、途徑,讓后來人少走些彎路,那就更了不起了! 從學生的習作中可以看出,學生是具有思辨能力的,能夠從積極、消極兩方面對事物進行評價,只不過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心捕捉,要用心指導,讓學生明白對人、事進行評價,一定要實事求是、公正理性。 3.在談啟示時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還是一種多元思維。文言文有許多讀寫結合點,都可以對學生開展多元思維的訓練。如一篇文章學過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獲得的啟示、個人的看法等等。不過,教師要善于指導。教學《送東陽馬生序》后,我讓學生寫幾則啟示,在此之前,我以《濫竽充數》為例,指導學生一定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來著手。從南郭先生的角度,可以得出:每個人都要有真才實學,才能立足于社會;從299個吹竽者的角度,可以得出:人不能做老好人,要與不良現象做斗爭;從齊宣王的角度,可以得出:不應該給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的人提供機會;從齊閔王的角度,可以得出:領導者要注意創新制度,要讓不學無術的人沒有可乘之機。不過也應該向學生指出,每篇課文有它的主要啟示,應該先寫出來。 有學生獲得啟示:(1)要學習宋濂不畏困難、勤奮刻苦、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2)要懂得尊敬老師、謙虛好學。(3)要堅守誠信,兌現諾言。(4)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和別人攀比吃穿。 與此同時,該《管理暫行辦法》將慢性病卡持有者的門診費用年報銷額限定在1 000元/年·人。若以每年4次隨訪計算,按本次調查顯示的糖尿病患者次均門診總費用平均值361.4元,易知此門診費用的封頂線是小于平均的年門診費用的。也就是說,即使被納入為門診治療的補償對象,限于醫療保險基金的承受能力,該政策補償力度是有限的。實際上,當基本醫療保險主要針對大病支出的補償而忽略慢性病支出的特點時,其對慢性病患者的經濟保護作用就會較弱[17-18]。李媛等[19]的研究也表明,目前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的門診補償還僅限于特殊疾病和選擇二檔繳費的部分大病,且補償力度有限。 教學中只要留心捕捉、善于指導,學生的多元思維會很快被激活。他們會說出一些精彩紛呈的、新穎別致的答案來。以上是筆者在課內練筆時,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結晶,雖然很稚嫩,但我相信經過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會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公正和創新的現代思維方式。 二、捕捉熱點話題,進行時評寫作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作文趨向于選取現實生活中的時事類事件作為材料,要求考生“結合生活體驗與思考”,對相關事件“表明態度,闡述看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鑒于以上原因,我決定一改以往教學的弊病,不能一味為中考而教學,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議論文寫作訓練,注意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把眼光放遠點,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負責,為學生終身發展做好鋪墊。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讓學生寫一些時評文,“時評”是“時事評論”與“時政評論”的略稱,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直接發表意見、闡述觀點、表明態度的一種特殊的議論文。“時評”可以取材于新聞報道,對新聞事件和人物發表議論,也可以就“身邊”事、“心頭”事發表意見,只要是關于當下的意見,就是“時評”。在時評寫作的過程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一)多角度審題立意,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眾所周知,一件事情會涉及不同的主體。因此,對于時評文,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涉事主體出發,采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引發不同的議論角度,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系立意。如:筆者讓學生針對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一事,寫一篇觀后感。在指導時主要讓學生從材料中確定好自己的文章立意,引導學生采用多向思維。 第三,鴉片貿易合法化,并明確規定了鴉片進口關稅稅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第五款規定:“向來洋藥、銅錢、米谷、豆石、硝磺、白鉛等物,例皆不準通商,現定稍寬其禁,聽商遵行納稅貿易。洋藥準其進口,議定每百觔納稅銀叁拾兩”“洋藥”即鴉片,并規定鴉片進口實行從量稅,每百斤納稅三十兩白銀。 1.從郎平教練這個角度立意。從郎平教練“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句話立意——“生活需要智慧”;從郎平教練“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這句話立意——應該注重過程細節;從郎平教練“這種生死球,緊張有什么用啊?放開打吧,咬她一口是一口,不能讓她輕易贏得比賽。雖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讓你隨便欺負”“‘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這兩句話立意——堅持到底,竭盡全力,不管輸贏,都能體現女排精神。 2.從女排姑娘角度立意。愛拼才會贏;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心態;要有過硬的技術;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 3.從網友角度立意。成功是志向;卓越是追求;勇爭第一應該是女排不變的信念。 4.從團隊這個角度立意。沒有最好的個人,只有最好的團隊;要有團隊意識,團隊的利益高于一切。 上面是針對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一事進行的審題立意,是從不同的涉事主體出發,讓學生進行多元思維,包容異見,得出不同的立意,然后從中選擇最優的一個進行構思,成就美文,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習慣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辯證角度析問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捕捉課內課外練筆的契機,讓學生針對某個問題、某個生活形象或生活中某個事件等等,表明態度,闡述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寫作更具理性色彩! 一次,我正準備去上課,隱隱約約地聽到一位正在打鬧的學生叫喊老師的綽號,我作為一位語文老師,心想完全可以針對這一現象,讓學生嘗試一下“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題目就是“小議起綽號”。可以在論點提出時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在分析問題的時候注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這次就涌現了不少論點新穎的文章,如:起綽號要具有藝術性;起綽號要起富有正能量的綽號;起綽號、聽綽號都要有良好的心態等等。分析問題時更涌現了不少帶有思辨色彩的好文章。從正面論述,針對許多人對起綽號的貶抑觀點,提出富有正能量的綽號還是可以的。 參與采購評審的人員主要包括采購經濟、評委以及招標代理等等,而這每一個人員所承擔的工作都是不一樣的。不過當前還沒有明確的文件來進行界定,進而導致評審人員的工作職責比較模糊,這樣也就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如:馬及時的小學老師王玉琳,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綽號——王幾何,這緣于他對數學的近乎癡迷的熱愛,才“得此殊榮”。“王幾何”就是一個具有藝術性的綽號,它巧妙地運用數學名詞,表現了“王幾何”這位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而且這個綽號,融進的是學生們滿滿的肯定與尊重,充滿了正能量。這個綽號不僅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同時還能起到鞭策自己、激勵自己的作用,對一個人的一生都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自此,國際千克原器就一直存放在國際計量局總部(巴黎)的地下室,并且還被嚴密地保存在三重鐘形玻璃罩里,旁邊還有6個同為1千克標準的官方復制品。最外一層玻璃罩內被抽成半真空,以防空氣和雜質的進入。 從反面論述,針對很多人由于沉溺于起綽號而淡漠了友情的現實,提出“起綽號要具有藝術性,負能量的綽號還是不起為好”的觀點。 1-氯-3-丁烯-2-酮與N-乙酰半胱氨酸的反應 ····················劉柏良 張新宇 (1,74) 如:有些學生給年齡偏大的女教師的綽號卻是“老奶奶”。這個綽號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不尊重。若是在公開場合就這樣直呼綽號,會令人十分尷尬,會使人產生不悅,影響老師一天的心情。久而久之,使老師厭煩,可能也會影響學生在老師心目中的好感……最后吃虧的是學生自己。看得出“老奶奶”便是一個沒有“藝術性”的綽號,沒有考慮過當事人的感受。這樣的綽號,對個人產生的影響會很大,傳遞的也只是一種“負能量”。 學生在思辨中,認識到起綽號要注意正能量的傳播,再就是它不應成為學生生活的主旋律。希望大家適可而止,給老師一個微笑,給朋友一個擁抱,給同學一個問候,重新唱響充滿和諧的校園“主題歌”。 (三)聯系現實求拓展,培養學生的橫向思維為了增強時評文的思想深刻性,使文章更具現實意義(這也應當是時評文的考查目標之一),時評文還須在就事論事之外,聯系現實做拓展議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橫向思維。它是把事物放到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關系”的展開過程中,去觀察事物運動的特點和它的本質。它之于作文,就是橫向比較,能使學生迅速地把握事物各自的特點,進而了解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準確的分析論斷。 如,針對最近兩個美國老人競選總統一事,我們除了從事件的影響上提煉出“人活著要有一種精神”“在努力的過程中要永不言棄”等話題之外,還應當進一步拓展,提煉出一個人或一個集體或一個團隊“要敢于向別人學習”“要敢于接受挑戰”“要敢于承認失敗”等話題。據此,還可做如下論述:為理想奮斗絕對值得;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永遠活出生命的詩意和尊嚴;人生不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還應是故事的主角;為實現人生理想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等等。 余黨緒老師認為批判性思維有三方面的特點:多元、理性、溫和。感覺以上三方面不是孤立運用的,而是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相輔相成地進行,那其實就是自然無痕地在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在科萊恩日本富山(Toyama)的研發團隊的努力下,通過對大量催化劑配方的深度研發和對比測試,一種新型乙苯脫氫催化劑終于誕生(見圖1),其成功在超低SHR工況下(重量比1.0)將高活性和高選擇性合二為一。 三、精選思辨性命題,進行專項寫作如果說上面的“課內外練筆”是零星地滲透批判性思維,那么“專項寫作”就是有目標、有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二者要有機統一,這樣才能在作文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筆者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既側重開展練筆活動,也重視專項寫作指導,如探索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表達等方面的研究。寫作訓練不是自發自為的活動,需要教師構建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教師一方面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習作情況(具有什么優勢和劣勢);另一方面要與時俱進,了解動態,搞清新課標對寫作的要求,為此制定切實可行的指導訓練計劃,如審題立意、巧設文題、確定文體、巧妙構思、材料選擇、語言表達等專項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注意精選一些富有思辨性的命題:如半命題作文:“——的另一面”“——也美麗”等等,留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如面對“讓我想一想”這篇作文,我們要先做好審題工作。審題,尤其要確定好“立意與文體”。下面就從這兩方面來談談。 從圖1中可以看出,當稱樣量在0.25~1.50g之間變化時,EDTA標準溶液滴定體積與稱樣量線性相關,說明氟化鈣的溶解度基本保持不變。通過計算可得圖1中鈣(以碳酸鈣計)質量變化的最大值約為9.4mg,即兩次稱樣量之間碳酸鈣的質量差在9.4mg之內都能滿足實驗方法分析要求。 “立意”是文章的靈魂。針對這一文題,我們首先要思考一下,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想一想”呢?這時我們就要發散思維、多項立意,聯想到家庭、學校、社會、自然、人生等領域,想想遇到某個問題,某件事或處于某種情境之中,我們當時的所思、所感、所悟。再就是要思考一下,為什么要“想一想”呢?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停下來想一想,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答案,找到更好的方法。停下來“想一想”是讓我們明白獨立而深入的思考在學習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這道文題就是要我們立足思考,體悟生活,既重感性,又重理性,要追求“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立意,達到“言別人所未言,發別人所未發”的境界。總之,這一作文題目力求引導我們關注世界,思考人生,體悟生活,對提高我們的人文情懷與語文核心素養,都有積極的意義。可以寫閱讀之思,實踐之悟,人情之憶,見聞之感。 “文體”是文章的樣式。在審題中就要具備“文體意識”,確定好自己的文體,并懂得文體一旦定好,就要“一以貫之”,絕不能“朝三暮四”,寫出不倫不類的文章來。這次的文題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文或議論散文,還可以用童話故事來表達。總之,在文體不限的情況下,我們要選擇運用自己較為習慣和擅長的文體,來表情達意。 最后,循環以上步驟直至不再出現新的定位點,通過循環更新替換過程,定位點從曲面的外沿往內延伸,最終由原始定位點及更新后的定位點采樣得到完整的待修復曲面模型數據。 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進行一些這樣的“專項指導”,如:在質疑中立意,構思也要批判性思維的參與,批判性思維是精選素材的拐杖等等。這樣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在寫作中滲透批判性思維的教學,確實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