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倫比亞、智利、秘魯等國家游歷時,人們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土著后裔,哪些是殖民者后代。但在墨西哥,你無法辨認當地人祖籍何方。幾乎所有的墨西哥人皮膚都是偏黑或偏黃的,骨架偏小,鼻梁卻多半高挺,頭發也是卷卷的,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偶爾也會夾雜著幾句聽不懂的土語。 據統計,墨西哥印歐混血人種約占90%,印第安人約占10%,也就是說,城市里幾乎很難找到純正的歐洲或印第安人后裔。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混血率,有一種說法較為可信:16世紀初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印加帝國曾有幾百萬人,后來,大部分男性壯丁都在戰爭中被殺,剩下的幾十萬人多是土著女子,而當時從歐洲來的移民者則基本為單身男性。于是,社會下層的大面積混血不可避免地開始了,持續兩三百年后,終于發展至如今的數量。 近三百年的殖民史,始終是墨西哥人心中無法掩飾的一道傷痕,也讓這樣的違和感無處不在。從墨西哥城的街頭壁畫到美術館畫廊里的巨幅油畫,很多都以西班牙入侵、墨西哥獨立戰爭為主題。而細心者不難發現,畫家用畫筆控訴殖民者時,畫面上流淌的情緒更多是憤怒,而非反抗。即便是反抗,也多是反抗政權,而非人種——他們本身就是混血。作為西班牙人的后裔,他們無法真正徹底憎恨自己的祖先,但作為印第安人的子孫,他們又深深地為殖民時期西班牙人對印第安人實施的暴行感到憤怒。 絕大多數墨西哥人依舊對印第安文明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與此同時,殖民者的強勢傳播以及大面積的人口混血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宗教上的洗禮。目前,全國人口中89%信奉天主教,6%信奉基督教新教。這種信仰的雙重性始終伴隨著每一個墨西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