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低年級學生的家長來說,最讓他們煩惱的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作業。 每次要寫作業了,十個孩子有八個都不讓人省心: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學習拖延不是小問題,放任不理,孩子可能會越學越差。
以上,都是孩子缺乏條理性的表現。 學習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如果孩子不會安排學習,更不會自主學習,就很容易落后。 對策: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可能是因為家長給孩子包辦了一切,所以他們沒機會學。 一定要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哪怕結果差強人意,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教孩子提前做好準備。 寫作業前,準備好各種文具,最好先復習;睡覺之前,收拾好書包,避免忘帶課本。 養成提前準備的好習慣,孩子的學習會更從容。 ◎教孩子列清單、定計劃。 當有很多事情要做時,最好先列清單,先做重要的,再完成其他任務。
事實上,孩子注意力差,家庭和父母要承擔責任。 陪伴孩子不是坐在他旁邊就可以的,家長看電視,孩子也會想看,家長玩手機,孩子就會分心。 家長的陪伴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對策: ◎不要過度關注孩子。 當孩子很專注地做某件事情時,不要打擾,也不要過度干預。 孩子是有依賴性的,你過度關注與干預,孩子就不愿意自己學習了。 ◎家長陪讀也要專注。 陪讀也要專心,該學習就學習,該放松就放松。家長要更用心、耐心,孩子才會感到被重視。 家長應該先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再嚴格要求孩子做到。 ◎做注意力訓練小游戲。 培養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對孩子來說,最有效的就是小游戲。 孩子這么拖拉,不是因為懶,而是不善于管理時間。 比如一份語文作業,尖子生可能15分鐘就能完成了,普通學生卻至少需要半小時。 孩子之間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對策: ◎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來安排時間。 什么時候學語文,什么時候學數學,什么時候復習,什么時候做題,都是有講究的。 把時間劃分成一個個小格子,再往里填內容,越是難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花費大量時間的東西,就越要安排到精力充沛又不受打擾的時間段。 ◎提高執行力。 不拖拉,不磨蹭,想到就要做到,先做作業,先學習,再談其他事情。 家長也要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能夠主動接受挑戰。 由于對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做題時自然要花更多時間。 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的學習情況,發現他確實跟不上時就要提高警惕。 對策: ◎尋找原因。 小學階段的知識并不難,若孩子成績真的遠遠低于同齡人,家長一定要找原因。 最好尋求專家的幫助,盡快找到孩子學習吃力的原因。 ◎找對方向和方法。 打比方說,孩子成績差,家長卻送他去上提高班,那孩子只會越學越吃力,越來越沒信心。 基礎差的孩子就學基礎,一定要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多跟老師溝通。 老師基本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多跟老師溝通,會更容易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解決方法。 也許孩子的問題出在根源上:不愛學習。 保持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才是提高成績的捷徑。 對策: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調動孩子的好奇心,讓他主動探索知識,然后慢慢產生興趣。 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愛上獨立解決問題,并且從中得到成就感。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先有習慣,再有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孩子學習的基礎。 而且在好習慣的帶動下,孩子會學得更加從容,有信心一直好好學下去。 ◎家長做到言傳身教。 每一名學霸的身后,都站著同樣優秀的父母。父母愛學習了,孩子不可能會差。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先做孩子的好榜樣,再做孩子的好伙伴。 要想好好教育孩子,首先請做好自己,用實際行動做給孩子看。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你就得成為什么樣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