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樣的題目是好題目;這個題目問得很好。為什么?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談談大家對某類詩詞的理解。這樣,既可以學到東西,又可以展示自己的見解,供他人評論和參考。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這類題目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其次,詠雪詩詞屬于托物言志的詠物詩歌;詠物詩歌,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即通過吟詠某種事物來體現一種人文思想。其中,所詠之'物'往往與作者的“志”具有很大的關聯性,要么完全融合,成為詩人自我形象的代表,要么在某一部分上具有共通性。具體而言: (1)、詠物詩歌中的“物”可以是世界中的任何東西,有生命的,無生命的,有形的,無形的,自然界中,人類社會中的等等;此外,這個“物”會因為時代和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古代的文人都到愛花,但是在唐代,詩人多喜歡吟詠牡丹。而到了宋代,詩人多喜歡吟詠梅花。 (2)、詠物詩中的“志”具體指什么呢?即:作者的人生態度,某種美好的愿望,關于生活的某種哲理,作者的生活情趣,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個人品行等等。這些“志”與所詠之物的“外在特征”,“生存環境”、“價值用途”等等。 (3)、詠物詩歌有那些分類? a、描摹情態類?只是對物象情態進行生動的描摹,從而抒發作者對物象的喜愛之情。如駱賓王的《詠鵝》、賀知?章《詠柳》; b、托物言志類??表面上看好像寫的都是具體的物象,仔細品味就會發現,作者是運用象征手法通過寫具體的“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與抱負,是一種長久的穩定的情感。例如,明代于謙的《石灰吟》,清代鄭板橋的《竹石》; c、詠物抒懷類 這一類詠物詩歌與托物言志類的詩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抒發的情感相對來說是短暫的特定環境下產生的,與“物”所處的具體環境和作者當時的個人處境關系更密切。例如李商隱《柳》,白居易的《惜牡丹花》等; d、以物喻人類??這類詠物詩所描寫或吟詠之“物”與某一類型、某一群體的人相似,而不單單指向作者自己,可以是贊美,也可以是諷刺。例如晚唐詩人曹鄴的《官倉鼠》就是諷刺那些 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的; e、托物言理類?即通過某個具體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大道理。在宋代,這種類型的詠物詩歌最多。 再次,詠雪詩詞的分類;根據詠物詩歌的分類,詠雪詩詞基本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專門詠雪,對“雪”的情態進行描摹,從而抒發作者對“雪”的喜愛之情。例如唐代駱賓王的《詠雪》、唐代韓愈的《雪》、唐代祖詠的《詠雪》,宋代詞人孫道絢的《清平樂 雪》,北宋詞人黃裳的《永遇樂 玩雪》,大詞人蘇軾的《減字木蘭花 雪詞》等; (2)、借吟詠雪中之物,例如梅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抱負的,一般和詩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穩定的情感有關;這一類詩詞尤其多,例如唐代張謂的《早梅》,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宋代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近代; (3)、借詠雪來抒發某種特定的或者暫時的情感和志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唐代羅隱的《雪》,南朝梁吳均的《詠雪》等; (4)、有記敘某件事情以抒發某種情感,其背景是發生在雪天的,例如白居易的《問六十九》;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才女薛濤的《送盧員外 》,唐代孟郊的《夷門雪贈主人》 等; (5)、借詠雪來表達一種人生哲理的;例如:清代女詩人駱綺蘭的《對雪》“登樓對雪懶吟詩,閑倚欄桿有所思;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就是表達了一種歲月易老,時光易逝的人生無奈; 再次、古代詠雪詩詞常用的表達技巧;(1)、在具體描寫上,運用擬人、比喻、雙關、借代等修辭手法,對雪,雪中景色,雪中物象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高度概括;例如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中將梅花和雪擬人化,并將它們進行對比,把梅和雪的關系寫得相當透徹,寫出了梅雪各有長,各有所短,十分坦率直白,生趣盎然。 (2)、在詠雪時,有動有靜、有虛有實、動靜相應,虛實結合;例如宋代楊萬里的《雪后晚晴》“最愛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是描寫雪后靜景的,描寫了東山雪后陽光朗照的美麗景象;南朝梁范云的《效古詩》“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風斷陰山村樹,霧失交河城”是描寫下雪時的動景,把大雪紛飛時的景象描摹地極有氣勢。 (3)、整體構思上,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來詠雪或雪中之物;例如唐代白居易的《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人沒有從正面直接描寫雪景或者雪中之物,而是通過“窗戶明”“折竹聲”來測面寫雪;“窗戶明”說明此時雪已經停了,俄而且雪積地很厚,外面肯定是一片雪白的世界?!罢壑衤暋闭f明夜里的雪下地很大,很猛烈,把竹林里的很多竹子都給折斷了。 再次、如何鑒賞詠雪詩詞?(1)、注意作者對于所詠之物,例如雪,雪景,雪中之物等特點的把握和刻畫是否形象生動,富有神韻; “雪”是自然界中常見的意象,它的特征幾乎人盡皆知。那么,詩人在詠雪的時候,如何即寫出“雪”的 特點,又能不拘泥于“雪”的特點本身,寫出詩人眼中與眾不同的“雪”來,這就需要一定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了。 例如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在其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即寫出了“雪”的顏色,雪后大地一片雪白的特點,又采用新奇而大膽的比喻,寫出了雪后景色的雅致和美麗。在詩人眼中,雪后的大地沒有一絲冷冽,反而像春天盛開的梨花一樣,生機盎然。同時,這恰恰也顯示出了詩人樂觀開朗的性格和胸襟,豪放雄奇,讓人印象深刻。 (2)、結合詠雪詩詞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個性、人生經歷、時代特征、文學思潮等,努力揣摩詩句中作者“詠雪”是為了表達和寄托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眾所周知,由于作者的人生經歷,身世遭際、興趣愛好、文學素養、性格特點、品性高低、對事物觀察的角度深淺不同,因此雖然都是“詠雪”,但對“雪”的感受是不同的,表達出的情感和志向自然也是不同的。 例如:唐代詩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衰笠翁,獨釣寒江雪”,寥寥20字,就將詩人無比孤獨和苦悶的心情寫了出來,同時也表現詩人隨處困境依然不改志向,傲視萬物的獨立精神世界,意境開闊,渾然天成。 (3)、分析詠雪詩詞的寫作技巧; 詠雪詩詞的寫作屬于文學創作,因此欣賞詠雪詩詞其實就是在欣賞一部文學作品。如此,就需要分析作者在詩詞創作中運用了哪些語言技巧(例如:修辭 ,句式,意蘊,用詞,作者風格),表現手法(例如:想象,抑揚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首尾呼應、襯托對比、伏筆、正面側面、虛實結合等),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和構思方法等。 最后、沒有所謂“最美”詠雪詩詞,只有“各領風騷”;(1)“詠雪詩詞”是詠物詩歌中的一個常見題材,從古至今,數量眾多。要在其中評出哪首最美,很容易有失偏駁,不夠公允。這就像問人們“古代四大美人中,你認為誰最美”一樣,很難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統一的答案。只能說,從哪個角度來評判,某一首詠雪詩詞的獨特魅力是什么?例如: 同樣都是“下雪”,李商隱筆下的“雪花”“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是輕柔舒緩,瀟瀟灑灑的,與李商隱的性格氣質是相符合的;而岑參筆下的“雪花”“北風卷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則極具氣勢,瑰麗雄壯,與邊塞的氛圍十分契合的; 同為寫雪后靜態美的,唐代元稹的《南秦雪》“千峰筍石千珠玉,萬樹松蘿萬朵云”描寫更加具體,通過比喻手法,把雪后銀裝素裹的靜態美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出來;宋代詩人楊萬里的《雪后晚晴》“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則是從視覺角度,把雪后初晴,旭日升起時紅白相間的景象生動地描摹了出來; 同為借“雪”抒懷,唐代羅隱的《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是借詠雪來表達自己對底層窮苦百姓的深切同情,而唐代白居易的《村雪夜坐》“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則是表達一種濃濃的孤獨凄清之感。 (2)、此外,詠雪詩詞哪首是最美的最好的,也跟欣賞者的興趣愛好,學識修養,文化水平,性格情趣等等有關。例如:性格外向開朗的讀者,自然喜歡那些境界開闊,大氣昂揚的詠雪詩詞,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性格內向敏感的讀者,自然就喜歡溫柔多情,情致唯美的詠雪詩詞,如李商隱的《對雪二首》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