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臺寫文章以來,一路上,河圖、洛書寫了幾個月,先后天八卦、納音納甲也寫了幾個月。堪輿二十四山相關文章也寫了半年,后面不繼續寫風水類的易學應用文章了。 二十四山是先賢發明的精巧結構,以十二地支為主,八天干和四卦形成二十四山。二十四山,三百六十度,剛好符合周天公度。 后天八卦,乾統三男于東北,坤領三女于西南。每卦管四十五度。一卦管三山,每山管十五度,共三百六十度。一卦管三山,三元風水就此把每卦分為天、地、人三元,每山各有其陰陽。 羅經這樣分法,在洛書上也可以找到依據,并且和易經卦爻策數也相通。 大家可以看上圖,如果以四正黑點為界,黑點不計,則每個象限都可以合九數。九代表九十度,四個象限剛好是三百六十度。 羅經是按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公度來計算。天星二十八宿就有兩種,大家注意鑒別。一種是按黃道二十八宿來分,就是羅經上的分度,合三百六十度,每宿分的度數也不一。另外一種是按太陽行度來分,就是赤道二十八宿。其周天度數為太陽一年行度,即365.25度。 好了,啰嗦這么多,繼續《青囊經》的解讀。下卷化成的最后一段的經文是: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 上篇文章講地有四勢,氣從八方,類似玄空六法中的城門法。上面這段經文就跟玄空六法的太歲法相近。 太歲法就是推哪運哪年哪月的吉兇判斷。就是要順五行兆造。二五妙合而成八卦,八卦各有五行。先天為體之八卦,和后天為用流行之氣之八卦,各有生旺衰死。體雖屬先天,用則以后天流行之氣為主。 排六甲,布八門。六甲,就是天干地支中的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運之修短,流行之太歲,用此來推算。 八門,就是生死杜開傷驚休景。其實就是后天八卦的代名詞。其中的作法,就是體卦為主,用卦為客,體卦千古不變,用卦隨六甲、八門而流行。形氣相合,以辨吉兇。 五運六氣,本是醫家的說法。中醫把脈診病開藥方,就有五運六氣之分。地師修造擇日,判斷已成或未成之陰陽宅,就要以太歲法為主。 太歲推定就是以四季時令為主,五子一周為一氣,六氣為一年。再與先天羅經十二支相為表里。經文說辰戌丑未叩金龍。就是以其候四方之氣。 四方之氣,各有不同,所以用立向抉擇來趨避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的適宜溫厚之氣,有的適合嚴凝之氣。并不是簡單的用二十四山干支八卦五行,合不合年月日時的干支五行來論生扶。 上面所說的吉兇判定,就象中醫診脈開方,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其中秘藏的價值無可估量,所以楊公才有竊取禁中玉函的說法。 其實炒股也一樣,炒的不是價格,炒的是勢。易經通了,看問題就不一樣了。 下卷化成經文中最后幾句:明地德,立人紀,因變化,原終始,此之謂化成。這是總結化成這篇的宗旨了。 明了陰陽地理之德運,人紀由此而立。立人紀,就是明天地陰陽,而教人趨吉避兇。吉兇之氣,出于天然,趨避之法,勝在人為。 古人教我們的趨吉避兇之法,就是易經造福人間之舉。雖然理掌握在人,成數卻在天。世人往往得兇地而葬,或者得吉地而葬兇。蔣大鴻說:人葬出賊頭,我葬出王侯。這就是天之氣數導致的。 有的人請了明師反而懷疑,有的人請了庸師卻信仰,這也是他的氣數決定的。一德二運三風水,求地為重,應以積德為先。一分福德一分福地,造一分孽,受一分罪,這就是天道。所以曾子南也說福人得福地。 最后一句“因變化,原終始,此之謂化成“,就是說天地間萬事萬物,莫不是由天地陰陽自然之消長,自然之變化,自然之終始而成。 否極泰來,泰極否來,國家之興亡,人命之壽夭,莫不如此。天理、地理、人情,三才合一。人為萬物之靈,得天地之造化,隨感而應,順之則生,逆之則死。”原因“二字,不外乎種善因,得善果。 在地理上也一樣,一地有一地的變化終始,一局有一局的變化終始,運有修短,局有大小,各各不同。 風水類的易學應用文章寫完。既然講到八門,下一步就寫奇門遁甲吧。以后再進入周易六爻卦的領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