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發展中的縣級市,一個沉寂已久的品牌,一條淡出“萬里茶道”的古鎮,被一個戰略目標激醒,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 自赤壁提出“打造百億茶業,擦亮千年品牌,重振萬里茶道,造福億萬民眾”戰略,連續五屆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在赤壁舉辦。 第六屆中國?赤壁青磚茶交易會走出赤壁,移展珠海。 而今,以“讓青磚茶融入‘一帶一路’,讓世界愛上中國茶”為主題的2019“一帶一路”國際茶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五屆中國茶業大會,將于10月29日在赤壁開幕。 赤壁,迎來發展新機遇,被推向“一帶一路”,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為什么是赤壁? 赤壁地處北緯30度線,三國鼎立在這里形成,三峽工程在這里奠基,萬里茶道從這里出發。 國土面積1723平方公里,人口53萬,轄17個鄉鎮(辦事處)、林(茶)場和農業開發區,近年來先后榮獲國家和省級榮譽30多項。 赤壁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人文之城。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繁衍。三國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 年)設置蒲圻縣,1986年5月撤縣設市,1998年6月更名為赤壁市。1800多年前這里見證了震古爍今的赤壁之戰;1600多年前道教名家葛洪在此修煉得道…… 300多年前赤壁磚茶踏上了中俄萬里茶道,三國文化、茶文化和道家文化共同演繹成了底蘊厚重的赤壁文化。“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杜甫等歷朝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朽詩篇,赤壁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 赤壁是一座區位優越的通衢之城。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在這里交匯,扼瀟湘咽喉,控江夏通衢,北上京津、南下粵港,東抵寧滬、西溯巴蜀,天然地成為南北交通要沖、省際交流窗口、平原山區紐帶,是湖北省的“南大門”。 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武廣高鐵、武深高速縱橫交錯,長江黃金水道依境東流,赤壁長江公路大橋全面加快建設,“公、鐵、水”立體化交通網絡已經形成,以赤壁為中心,以1小時車程為半徑,覆蓋人口1億;以3小時車程為半徑,覆蓋人口6億。 赤壁是一座生態優良的綠色之城。山川秀麗、風景優美,擁有三國赤壁古戰場國家5A級旅游景區、陸水湖和龍佑溫泉等眾多國家4A級旅游景區,赤壁摩崖石刻、明清石板古街、新店土城遺址等歷史遺跡保存完好。 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068公頃、綠化覆蓋率39.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63平方米,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6.49%,市民出行300米就能見園見綠,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優良。 赤壁是一座物產豐饒的富庶之城。典型的丘陵地貌構成“六山兩水兩分田”格局,全市查明生物資源2024種,探明礦產13種,享有“中國青磚茶之鄉”、“中國米磚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華獼猴桃之鄉”和“中國溫泉之鄉”的美譽。 現有茶園面積16.2萬畝,茶葉年產量4.1萬噸,茶葉生產產值11億元,全產業鏈產值45億元。青磚茶成為外交國禮和湖北省公共品牌,榮獲百年世博名茶金駱駝獎,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2015國際茶業大會和連續五屆“中國有機農產品展銷會暨中國青(米)磚茶交易會”。 赤壁是一座前景廣闊的新興之城。牢牢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赤壁實施主旋律,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聚焦“三抓一優”,穩定經濟增長,全力打造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中部應急安全產業集群基地、華中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和休閑旅游度假基地。 赤壁還是: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范城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市黨委 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 省級文明城市 2018中國最美縣域 中國茶旅融合競爭力全國十強縣(市) 省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市、區) 質量強省示范市 中國幸福百縣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崇尚合作、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赤壁人,不夸耀昔日的戰功,不迷戀歷史的輝煌,正雄心勃發,眾志成城,爭當縣域經濟排頭兵,奮力譜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嶄新篇章。 (編輯 周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