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2016-07-11 18:31:36 英國都鐸王朝時期被稱為英國歷史上君主專制制度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又被稱為現代憲政體制的發源地。在此期間,經過王朝的統治者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麗莎白一世通過議會,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鞏固強大了王權,而強大的王權又保證了強大的民族國家的形成。 15、16世紀,英國社會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決定了都鐸君主政體的特殊性。它既有別于絕對君主專制,又不同于后來的君主立憲制,君權與議會達到了協調一致共同維系著英國政治機器的運作。這一時期是英國王權最盛之時,但國王的權力仍是受到議會法律限制的。
都鐸王朝的君主專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宗教改革的深入,原始資本積累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文化也繁榮發展。都鐸王朝君主專制制度的建立、表現、及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是順應歷史發展的。經歷了都鐸王朝之后,英國的中世紀色彩日漸淡薄。英國已經完全走出了舊時代,向著現代民族國家大踏步地前進。 ============================================== 都鐸王朝統治時期,仍保留國會。那時英國資本主義處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需要強大的王權與西班牙爭奪海上霸權,保護對外貿易;還需要強大的王權鎮壓農民的反圈地運動。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女王是一位杰出的、比較開明的君主,在她統治時期,英國海軍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她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因此國王和議會之間,尚能求大同存小異,相安無事。 16世紀末,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隊伍日益壯大,經濟力量強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議會下院中占有越來越大的優勢。他們力圖通過議會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擺脫封建制度的束縛,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而來自經濟落后、政治保守的蘇格蘭地區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對英格蘭的國情極不適應。他們鼓吹“君權神授”,頑固推行專制主義政策,迫害清教徒,推行專賣制度,甚至解散議會,實行無議會統治長達11年之久,使資本主義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 斯圖亞特王朝代表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議會代表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國王和議會矛盾必然尖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