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在進食熱湯、辛辣食物后、活動后、天氣炎熱情況下會出汗,能夠調節體溫,排出代謝產物,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如果平素汗出過多,活動后明顯加重,則屬于病理現象,一般是由氣虛或陽虛引起的,可伴有乏力等不適。中藥治療效可佳!  【醫案】孟某,男,31歲。中等身高,人壯實,白天出汗,尤其是吃飯活動時手腳出汗更厲害,血脂高, 已十余年了,在很多地方治療沒有什么效果,心中十分煩惱。后經人介紹從外地來西安專門要求余治療。此人脈象弦滑,草莓舌,舌尖邊紅,舌苔厚膩,疲乏無力,飲食二便基本正常,但大便黏膩不爽。辨證為濕熱三焦,逼汗外出。生薏苡仁50g、杏仁12g、 白豆蔻30g、 清半夏30g、滑石30g、 川木通10g、淡竹葉15g、 厚樸15g、制南星30g、 炒谷芽、焦麥芽各30g、 炒神曲30g、陳皮25g、 生龍骨、生牡蠣各45g、山茱萸90g二診: 10劑藥吃完,總體感覺身體輕快不少,早上起來有精神了,出汗略有改善。濕去熱存,三仁湯合三物黃芩湯加減。生薏苡仁50g、杏仁12g、白豆蔻30g、清半夏30g、滑石30g、川木通10g、淡竹葉15g、厚樸15g、制南星30g、炒谷芽、焦麥芽各30g、 炒神曲30g、陳皮25g、生龍骨、生牡蠣各45g、生地黃45g、山茱萸90g、黃芩30g、苦參10g。三診: 10 劑藥吃完,十幾年頑疾戛然而止,自汗消除,患者大喜。處方保和丸常吃善后。(古道瘦馬醫案) 按:此病治療不復雜,就是抓住病機,三焦濕熱,熱邪內阻,熱無出路,通汗外出。三仁湯化濕除熱,三物黃芩湯通瘀去熱。方證對應,故收效較速。 【醫案】孟某,女,50歲。2015年7月1日就診。心煩心慌,失眠多夢,烘熱出汗,特別是出汗,晝夜不停, 衣服需要多次換洗。飲食二便基本正常。此人脈浮濡數,舌淡紅苔薄白。現要求急需解法不停出汗和心慌。【處方】淫羊藿30g、仙茅10g、巴戟天10g、黃柏25g、知母25g、當歸15g、生龍骨、生牡蠣各60g、浮小麥50g、炙甘草30g、麥冬20g、大棗12枚、北五味30g、山茱萸120g、鹿銜草30g。7劑。水煎服,每日3次。 1周后復診,大汗淋漓與心慌均已消失。效不更方,上方改為蜜丸調服一個月,慢慢調理。(古道瘦馬醫案) 按:此為更年期綜合征,中醫為陰虛火旺,腎水不濟心火。故用二仙湯和生脈飲治之。因出汗較烈,故加入大量山茱萸和生龍骨、生牡蠣。此經驗為張錫純的做法,臨床上我屢用屢效。方證合拍,故收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