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力.干支正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納音五行并非同一物理量 2019年10月25日 08:03:22字數(shù):527 2019年10月26日 07:52:20字數(shù):3180
2019年10月30日
07:33:05字數(shù):3185 一、前言 幾乎所有的中醫(yī)學家、命理學家都沒有分清干支正五行、納音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生硬的將它們按同一物理量疊加。請問,機械能、電能、光能、化學能可以疊加嗎?人可以只靠曬太陽活著嗎?重寒證的病人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仍然感到寒冷而穿棉衣。 時下很多學者用人的出生年的運氣五行推算疾病,難道人的稟氣來自運氣五行嗎?八字的正五行和納音五行當然才是根本的稟氣。五運是物候的象數(shù)模型,六氣是氣候的象數(shù)模型,物候與氣候雖然相近,區(qū)別也不小。運氣理論模型的實際應驗率平均70%,有些年份應驗90%,有些年份則應驗50%,當出生時間出現(xiàn)不合五運物候、六氣氣候的情況時,出生人是否還會受稟當時的運氣呢?為何古代圣賢不用出生時間運氣理論推算疾病呢? 干支正五行、納音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并非同一物理量,彼此之間不能直接按數(shù)量加減的。 干支正五行、納音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這些不同的物理能量在向人體生物能轉(zhuǎn)化時,并非一比一的吸收,而是各有離析的,同時又與人類的生活文明方式存在密切相關。 離析現(xiàn)象異常復雜,與天運有關,也有地區(qū)有關。人類生活方式的不同,如大樓、汽車時代的人們夏季往往受空調(diào)的寒氣所傷。
二、干支正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納音五行的本質(zhì) 1.十天干五行 十天干源于太陽歷和物候,甲乙木是春季木氣,丙丁火是夏季火氣,戊己土是長夏土氣,庚辛金是秋季金氣,壬癸水是冬季水氣,以此,十天干是最原始、最貼近生命的物候表述,其背景是一年十個月的太陽歷和二十個節(jié)氣。 2.十二地支五行 十二地支源于日月會合之日躔星宿和氣候,是古代天文學與氣象學的高級階段。寅卯木是春季,巳午火是夏季,申酉金是秋季,亥子水是冬季,辰戌丑未土是雜氣過渡。巳月是夏歷的四月,午月是夏歷的五月,巳讀四,午讀五,說明十二地支的文字應該是顓頊時期確立的。 物候與氣候是地表生物圈與大氣圈的關系,大氣圈是體,生物圈是用,兩者是一體的,所以天干五行與地支五行是表里關系,故干為陽,支為陰,干為外,支為根。地支與十二宮有關,是明顯的向量矢量,所以存在刑沖害合的作用。天干是動量,存在生克制化的作用。 3.五運五行 五運是天干合化的作用,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既然是合化,是不是主流作用,而是附屬作用。所以五運產(chǎn)生的物候只是干支正五行的附屬,是主流物候的浮動指數(shù)而已。
圖1:河圖五行
十天干合化理論的數(shù)學原理擬測: 甲為1,己為6,甲己合化土,1+6=7,7為火, 乙為2,庚為7,乙庚合化金,2+7=9,9為金, 丙為3,辛為8,丙辛合化水,3+8=11,1為水, 丁為4,壬為9,丁壬合化木,4+9=13,3為木, 戊為5,癸為10,戊癸合化火,5+10=15,5為土。 據(jù)筆者考證,傳世河圖是顓頊通過火土轉(zhuǎn)換完成的,所以變成甲己化土、戊癸化火。 將化土、化火對換,才與合化理論相符,這是為什么呢?
由于顓頊崇尚水德,而戊己(吾己)仍然要處于中央位置,于是按照“壬癸、甲乙、戊己、丙丁、庚辛”其中陽干的序數(shù)架構(gòu)河圖。河圖完成后,十天干的原有順序必須恢復,于是丙丁火、戊己土必須對換,變成“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因此,化土、化火也應對換。顓頊河圖合化后的順序是木火土金水,與伏羲河圖五行順序之道統(tǒng)保持了一致。(詳見《周易密鑰·河圖洛書創(chuàng)始與改造蠡測——從伏羲、黃帝到顓頊、大禹》,蘭州大學出版社,2016) 十天干五運合化理論是顓頊建立的,顓頊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
4.六氣五行 六氣是地支沖化作用導致的氣候浮動指數(shù)。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沖也會出現(xiàn)一種化氣。這種沖化之氣的計算比較復雜。
圖2:洛書九宮九星
圖3:十二次二十八宿九宮合圖
六氣是十二地支(十二次)的對沖,十二地支與九宮是一體的。洛書九宮的環(huán)周節(jié)點正好是十二個,即十二地支(十二次)。 十二地支序數(shù)
注:地支為12進制,故子1也為13。
洛書的周天節(jié)點為十二地支,合數(shù)為洛書合數(shù)15: 丑子合土:2+13==15; 寅亥合木,3+12=15; 卯戌合火,4+11=15; 辰酉合金,5+10=15; 巳申合水,6+9=15; 午未合日月,7+8=15。
天干的別數(shù),是指相合相制的一對天干的變化數(shù),用洛書端子合十減去生數(shù)得出: 甲己九,甲為1,甲己木土制,10-1=9; 乙庚八,乙為2,乙庚木金制,10-2=8; 丙辛七,丙為3,丙辛火金制,10-3=7; 丁壬六,丁為4,丁壬火水制,10-4=6; 戊癸五,戊為5,戊癸土水制,10-5=5。
地支的別數(shù),是指相沖的一對地支在相沖以后的變化數(shù),用洛書端子合十減去基數(shù)得出: 子午九,子為1,10-1=9; 丑未八,丑為2,10-2=8; 寅申七,寅為3,10-3=7; 卯酉六,卯為4,10-4=6; 辰戌五,辰為5,10-5=5; 巳亥四,巳為6,10-6=4。 《太玄經(jīng)·玄數(shù)》: 子午之數(shù)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故律四十二,呂三十六。并律呂之數(shù),或還或否,凡七十有八,黃鐘之數(shù)立焉。其以為度也,皆生黃鐘。 甲己之數(shù)九,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聲生于日,律生于辰。聲以情質(zhì),律以和聲。聲律相協(xié),而八音生。 六氣(地支對沖)與洛書: 子午九,即洛書南方九紫火,后天八卦離卦;離為夏季,故曰子午少陰君火; 丑未八,即洛書東北八白土,后天八卦艮卦,由于“水土同宮”,故曰丑未太陰濕土; 寅申七,即洛書西方七赤金,后天八卦兌卦,由于七在河圖為夏季火之成數(shù),故其色赤,受火氣,居洛書西方金位,稟賦夏秋之氣,故曰寅申少陽相火; 卯酉六,即洛書西北六白金,后天八卦乾卦,故曰卯酉陽明燥金。 辰戌五,即洛書中宮五黃土,由于“水土同宮”,五五合十,洛書是九進制,故五加五等于一,故寄于北方一白水,故曰辰戌太陽寒水。 巳亥四,即洛書東南四綠木,后天八卦巽卦,故曰巳亥厥陰風木。 故六氣合太玄地支數(shù)完全符合洛書九星。
5.納音五行 納音五行是干支陰陽別數(shù)的耦合,兩對干支共一納音。聲音是物質(zhì)與大氣綜合的碰撞作用,天干物候之制化與地支氣候之沖化,相互耦合為納音。納音是宇宙波對生物的綜合作用,與人體五臟的腔體共鳴,進而影響人體的功能。 先記太玄數(shù):甲己子午9,乙庚丑未8,丙辛寅申7,丁壬卯酉6,戊癸辰戌5,巳亥4。 再將兩對干支數(shù)相加(因兩對干支共一納音)得數(shù)。用49減去此得數(shù)后除以5,得一個五行之數(shù),(河圖五行數(shù):1水2火3木4金5土),此數(shù)乃該納音五行之母,所生乃該納音五行。 例如:甲子、乙丑,其甲9、子9、乙8、丑8總合34,然后以大衍之數(shù)50去1,減掉34,余15,除以5,余5,5屬土,土母生金子,故甲子、乙丑納音屬金 又例:丙寅、丁卯,其丙7、寅7、丁6、卯6總合26,然后以大衍之數(shù)50去1,減掉26,余23,除以5,剩3,3屬木,木母生火子,故丙寅、丁卯納音屬火 余仿之。即剩數(shù)1,屬水,水母生木子,故納音屬木;剩數(shù)2,屬火,火母生土子,故納音屬土;剩數(shù)4,屬金,金母生水子,故納音屬水。
小結(jié) 干支正五行、納音五行、五運五行、六氣五行并非同一物理量,彼此之間不能直接按數(shù)量加減的。十天干是最原始、最貼近生命的物候表述,其背景是一年十個月的太陽歷。十二地支源于日月會合之日躔星宿和氣候,是古代天文學與氣象學的高級階段。五運產(chǎn)生的物候只是干支正五行的附屬,是主流物候的浮動指數(shù)而已。六氣是地支沖化作用導致的氣候浮動指數(shù)。納音五行是干支陰陽別數(shù)的耦合。 干支五行之間通過地支藏干可以相加,干支正五行是物候氣候的主流作用值。而五運六氣是物候氣候的浮動指數(shù),只是在正五行基礎上的浮動,大約小于5%的作用,但是微弱的氣候浮動對微生物的影響巨大,進而會影響生物圈的生態(tài)變化和群體動物的疫情發(fā)生。天干物候之制化與地支氣候之沖化,相互耦合為納音。納音是宇宙波對生物的綜合作用,與人體五臟的腔體共鳴,進而影響人體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