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趣聞
劉備白帝托孤諸葛亮與李嚴后,諸葛亮獨掌大權,國家大小事務全部需要諸葛亮操心,諸葛亮認為想要在益州并不是長久之計,益州可養兵,卻只能偏安一方,劉備登基之日便立下誓言: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劉禪繼承皇位后卻將國家大小事務全部交與諸葛孔明,并且說我只負責祭祀之類皇帝必須要做的事情,其他政事,全部與相父去說。
以第一次北伐時魏國的配置為例。魏國的淮南和荊州兩個戰區大約駐有20萬兵力。在北方防御公孫淵和游牧勢力的,大約10多萬兵力。實際派出與諸葛亮前線對峙的,大約只有10多萬兵力。可以說,此時,蜀國在前線的兵力并沒有劣勢!此時,如果吳國蜀國的北伐時機控制得當,多面受敵的魏國,根本抽不出兵力用于進攻。
雖然同為三國,但蜀漢與曹魏在硬實力上面根本無法同日而語。當時天下一共分13個州,曹魏擁有其中的10個州,而蜀漢僅僅擁有益州一個。當然當時的益州面積是比較大的,包括今天的陜西南部,重慶、貴州等地,但就總體實力而言,已經和曹魏有著不小的差距。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人口的數據可以看出來,當時蜀漢共有28萬戶,人口為94萬,曹魏共有66萬戶,人口為443萬人。就人口基數來看,魏國是蜀漢的四倍,這樣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
假如諸葛亮好好培養人才,選定好未來的棟梁之才,精心去培養,蜀國會一天比一天富強,但這些諸葛亮都沒有認真的去處理,而是匆匆的北伐,他常年在外征戰,朝政無能人好好打理,宦官把后主劉禪引入歧途,這是諸葛亮最大的失誤。所以在他死后,蜀國一天天的衰敗,直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