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漢字這件事兒,我們大都一直以為: 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距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又稱殷墟文字、甲骨卜辭、 以及契文、龜甲獸骨文等。 古人把甲骨文刻在龜甲或動物骨頭上。 至商朝時,已較為普及。 甲骨文單字約有四千五百多個, 其中有二千多個可以被我們釋讀。 甲骨文是在光緒二十五年被發現的, 它被很多中外學者競相收藏。 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應該是夏朝, 但是由于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 所以很多國外學者并不認可, 他們認為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商朝, 因為有甲骨文可以佐證, 而夏朝又算是什么呢? 那頂多算是一個神話傳說! 可有一種比甲骨文還老的古老文字出現了, 它狠狠地打了西方學者的臉。 它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初被發現, 出土于山東、內蒙赤峰、陜西關中一帶。 這種古老的文字,比甲骨文還要早一千多年, 經過中國專家推算,恰恰為夏朝。 最早發現它的是著名考古學家劉鳳君, 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東夷文字”, 后來又改名為“骨刻文”。 “骨刻文”距今約四千六百年至三千三百年, 它和甲骨文一樣,是刻在獸骨上的文字, 只不過"刻刀"更為貴重,是瑪瑙等銳角寶石。 它是流行于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字。 骨刻文和甲骨文很相似,應該是近親。 可以看出兩者上下傳承的痕跡。 有一個叫丁再獻的著名學者, 他是研究東夷文化的。 對骨刻文進行了破譯, 發現骨刻文、甲骨文和現代文字是傳承關系, 確定了骨刻文是現代漢字的老祖宗。 骨刻文的發現, 證明了夏朝并非子虛烏有, 也證明中華文明才是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 自右向左順序為:骨刻文-甲骨文-金-篆-隸 |
|
來自: 挑燈看劍r7wtm5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