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生命在于運動,那是針對年輕人說的。但是看看我們的社會,每天積極運動的大多是老年人。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各種想做的運動。散步、跑步、爬山、練太極、跳舞,大街小巷、公園、湖邊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老年人。 如果說生命在于運動,那按這個道理多練越多,身體越健康。但事實并非如此: 剛開始運動時,頭幾年是少生病了,體質也強壯了。可越上了年紀,越鍛煉毛病越出現。最近遇到兩例患者,一個72歲阿姨,膝蓋疼來看病。她說現在疼的走不了路了。一問怎么得得,退休后去爬白云山,每天都去,風雨無阻。要知道爬的山都是在爬樓梯呀。 另外一位老阿姨,中風,腦梗塞剛剛出院,她說我天天去公園打太極拳還中風??? 這樣的病案還有很多很多。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老年人,吃的少,動得多。每天花上幾小時運動,而吃飯卻粗茶談飯,講究清淡,以素食為主。也不注重營養,反正也節儉慣了。如此會帶來以下幾個后果: 1、氣血兩虧 人老了,氣血不足是正常的。各個臟器也開始衰竭,運動系統也磨損了幾十年。 2、脾胃運化減弱 老人一個是飯量減少了,胃腸運化能力也減弱了,而且睡眠的時間也在減少。 中醫講脾胃為中土,得胃氣則生。脾胃是氣血生化源頭,脾胃運化吸收功能降低,氣血更加虧虛。 3、循環供血差 老人氣血兩虧,血管里的血減少,加上淤血。容易造成四肢和頭部供血的不足,最容引起頭暈、四肢冷、麻木疼痛等癥狀。 長時間的運動會大量消耗體力,氣血本來不足,這樣老人就會出現頭昏、心慌、氣短、虛汗等毛病。 所以,中老年人請記住兩點: 1、生命在于活動,而不是運動。 2、營養比運動更重要! 營養均衡,才能維持能量氣血平衡 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補足氣血,保證有充足的供血、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老年人的健康營養方案:根據老年人身體的弱點,食療上因注意以下幾條: -01、容易消化的視物 多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 -02、營養盡量均衡,葷素搭配。 青菜素食可以保持大便通暢,雞蛋、牛奶肉類可以補充流失的蛋白質。 -03、少吃海鮮 少吃或不吃螺螄、蚌肉、螃蟹。這些性涼性寒的食物,老年人脾胃虛弱,而生冷寒涼之物易傷脾胃。 -04、多吃粥類和堅果食物, 可以經常用食療食材煮粥,紅棗、桂圓、核桃仁、山藥、板栗、空心蓮子、松子仁轉換著煮粥吃。 總之,上了年紀后,不宜過度運動,以活動散步為主。注意營養,這樣才能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