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無論怎么臨摹,怎么創作,最終的核心技巧是“力”,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寫字要有“力”,這個字怎么怎么有“力”,那么這個力是什么,肯定不是張飛關羽那種力,而是一種勢。那么我們現在分幾點來說明這種力。 1.起勢,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已經知道起首一般都需要頓鋒,藏鋒什么的,其實說白了,一切起首的筆畫,都是切鋒入筆的,切多切少,切快切慢,都會造成不同的變化。藏鋒其實也是是切入筆,欲右先左,是向左起勢,然后頓峰出筆,只要是有頓過程,原理都是切鋒,還有一些尖鋒入筆,其實也是切,那種屬于輕切。如果切得不好,必然沒有“力”,切得好,就可以參差各種不同變化,以圖例為證。 2.結勢,我們講究結體,結體不可以全方,不可以全圓。這種規則要么體現在單字上,要么體現在若干字組合的連貫性上,必須方圓兼備才算完善,這個方面,我們歷代書法家里面,王羲之在這個方面是做得相當完善的,我們現在用幾個圖片來說明一下。 3.線勢,無論在寫楷書行書草書,都需要注重線質,一切顫顫抖抖或者過于流滑都必然造成不美觀,楷書的橫豎撇捺,必須寫到位,行書草書的牽絲引帶,無論方圓,都不能拖沓。 綜上3點所述,以上無論楷書還是行書還是草書,各種字體之間,都必定會是行草中帶楷書筆畫,楷書中帶行草筆意。之前在我的其他文章里也說過,其實楷行草是共通的,這里就不再多說,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翻閱我之前的文章。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如果能日積月累,堅持臨摹,多讀帖多看帖,一定能寫好自己的字。祝天下所有學習書法的朋友能學有所成。下面粘貼兩張本人的作品作為結束吧,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