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西南部,有著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國最年輕的高原,那就是青藏高原。2.4億年前,中國與印度其實是隔海相望的,印度洋板塊在當時還在南半球。到了1億年前,印度洋板塊開始離開南半球,不斷地向亞歐板塊靠攏。經過4000萬年的漂移,在5000萬到6000萬年前撞擊到了我國的西南部地區,并且俯沖到了亞歐板塊之下。 印度洋板塊與我國西南部撞擊之后,改變了我國的地形、地貌,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年不斷地升高,直到現在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抬升的同時也改變了我國河流的流向,原本是可以自東向西流,從云貴高原南部諸如海洋,但是當青藏高原抬升后,我國大部分的河流開始自西向東流,在東部注入海洋。 這一變化也讓我國主要的水資源都集中到了青藏高原,成為了我國琥珀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地方。西藏和湖北都是我國的“千湖之省”,然而湖北的湖泊每年都在萎縮,而西藏的湖泊卻在不斷的擴張,不停的眼膜沿岸的土地。西藏的湖面擴張并非是人為原因,還是自然原因。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大冰雪資源所在地,第一是南極,第二是北極,有超過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冰雪覆蓋,也正是這些冰川雪原不斷地為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河提供水源。 我國黃河、長江、瀾滄江、怒江等流域附近至少有5億人口,印度的恒河、印度河流域的人口也至少有5億。而怒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流經中南亞地區,至少養活了3億的人口,所以我國的青藏高原也被稱為“亞洲水塔”,為至少13億亞洲人提供了水源,而這13億人中,至少有8億是外國人。當然了,青藏高原到底為多少人提供了水資源并沒有辦法進行精確的統計,一般是認為是10億以上,如果按照10億算,那也至少為5億外國人提供了水資源。 近些年來,青藏高原的氣候一直在不斷變暖,氣候導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湖泊面積增大。在最近的十幾年中,每年以13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張,這樣的后果是土地不斷被湖水吞噬。從斷時間來看,淡水資源的增加是有好處的,然而從長期來看,冰川數量的減少,會讓湖水面積在增大到一個點后開始慢慢縮小,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青藏高原的水資源。
|
|
來自: 昵稱QAb6ICvc > 《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