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2:以終為始 先有目標在行動 以終為始的基礎是遠見,遠見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研究表明遠見是孩子成功的動力,更是成功人士和團隊前進的動力。制定目標是利用遠見這個原則的重要辦法,比如年度目標,周目標,日目標等。否則就是隨波逐流,追隨社會價值和潮流,而沒有遠見和目的性。那樣只能按照生活給你的藍圖活著,實際上,那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被生活”。 重大建議是:建立家庭使命宣言。 越是將原則放在首要位置,放在中心位置,就越能接近智慧和力量。將原則放在首要位置,也會給其他一切事物的先后順序以正確的感覺。之前讀過達利歐《原則》這本書,作者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了500多種原則,依靠這些原則進行指導工作和生活,使工作和生活變得簡單,同時受這個以及查理芒格的啟發,我發起成立了探究軍團,使命就是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變得簡單,就是通過建立原則體系,刻意練習多元思維模型,以及探究本質、知行合一,從而交付給大家一整套的工具和原則去指導工作和生活,從而實現簡單的目標。 使命宣言是個人的根本大法,是基本人生觀,也是衡量一切利弊得失的基準。所以要制定個人的使命宣言,家庭的使命宣言,組織的使命宣言,所謂使命宣言就是解決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學問題,這是根本問題,然后由此衍生建立原則體系,價值觀,以原則為中心,指導工作和生活實踐。目前這也是探究軍團所要做的事情。 多年來我都是以原則為指導,來進行決策,并且在不斷地完善我的原則體系,看到此書更加增強了我的信心,但是我的原則體系還是比較單薄,達里歐自己的原則體系有了500多條。史蒂芬柯維則建議按照角色比如工作、家庭、朋友、親友等方面確定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從而進行指導實踐。這就是演繹法的思維方式,通過梳理人生與使命,建立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然后進行演繹生活實踐。前段時間我對我個人也進行了類似的梳理,我的使命為幫助他人和成就他人,我發現幫助他人是成就他人是最快樂的事情,所以我需要具有合作奉獻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