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聽到一句話:健康是1,其他的為 0,如果1倒下了,那后面再多的0 也就失去了意義。 當時的我,身心正處在最糟糕的狀態,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因為親身經歷體會,也讓我因此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后來,根據自身的故事經歷 寫了很多關于身心健康的感受。 包括從事了拍打這份事業。 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健康分為兩個層面: 1、身體 2、心理 身體健康是指一個人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正常,人體各系統、生理功能正常。 這是指身體層面的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中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有一個完善、良好的認知。 心理沒有太大的偏執扭曲,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有一個合理的判斷,根據不同的環境、處境做出合理恰當的行為。 這是指心理層面的健康。 再來看下導致不健康的原因 1、身體層面 比如因外界因素引起的傷風感冒,偶感風寒,或是一些因長期在某種環境狀態下引起的器官與功能受損。 沒有合理、及時的預防和處理一些身體問題,導致身體某些功能不能正常運行。 或是一些意外事件,導致身體受到傷害。 2、心理層面 因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環境、以及在成長過程中 遭遇某些事件,因缺乏一個健康正確的認知,導致心理層面受到傷害。 長期處在壓抑、緊張、恐懼、焦慮狀態下,情緒出現問題。 在處理應對日常事情時,行為是建立在認知上的,多數看到的行為,其實并不是真實的發生。 而是我們看到某樣事物之后,所引起的認知分別。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看到的反應可能是不同的,處理方式也就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就是在處理、應對一些事情的時候,有一個健康的認知,能夠做出合理、正常的應對與判斷。 如果內心是不健康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也就不同。 比如現在有很多抑郁癥患者,而且越來越年輕化。 接觸過一些患有抑郁癥的大學生。 總是懷疑別人在背后議論他,說他壞話,或指責他,其實別人只是在那里閑聊,但他會因此過度解讀,精神過度緊張。 這就是投影源出現的問題。 心理不健康一方面是對外的,另一方面是對內的。 對外 對外就是與外部環境不能正常接觸交流,有抵觸、恐懼心理,遇到事不能正常處理。 對內 自我極度不認可,長期在自責、自怨、自悔、自卑的狀態中,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由心理問題引發生理問題。 這些,都屬于非健康或亞健康狀態。 健康不僅僅是有一個健全的身體,還有一個良好的心理,身心都在健康狀態,才是健康。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判官,作為判官,需要做到公正清明。 升堂 升的是清明之心,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坐的端,行的正。 做個清官,就要懂得守中,守中 就是平心靜氣的處事、待人。 氣不正,心不正,就會引發不公平。 不管是對待別人,還是對待自己,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要保持 中、正。 健康,就是身心平衡! 身子正了,氣就通了,心正了,人就順了。 趙賢文 ∣傳播自愈文化 傳播踐行 自然站樁,自然拍打 輕輕松松站樁,自自然然健康 輕松激活自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