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西行路,細細看來,真的有一絲悲劇色彩。 整個取經隊伍中,從悟空到白龍馬,都不是為了“取經”而取經,他們心中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自由、神仙的身份。唯獨唐僧,是被選中要將佛經從西天傳到大唐的“佛”的使者。 在發布取經這個團隊大型任務之前,如來佛曾經在靈山講道,他提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西游記第八回》)” 這里有兩個鮮明地對比: 1、西天千好萬好,大唐諸事不好; 2、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也正是這個理,李世民在觀音的說服下,決定派遣三藏法師前往西天取經,故事的主線隨之展開。 關于如來的說法是否正確,有待商議,畢竟在描寫大唐時,最直觀的場景是: 1、唐僧身世的支線; 2、唐太宗和魏征招賢事件; 3、唐太宗游地府事件。 觀音菩薩來到大唐時,正好見著唐太宗和魏征招賢事件,里面提到大唐的情況是“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這也正是招賢的前提條件。 唐太宗和魏征發出的招賢榜上寫道:各府州縣,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長安應試。 之所以先提招賢事件,因為那正是唐僧父親陳光蕊和母親殷溫嬌從相識到遭遇強盜,最終強盜取代陳光蕊和殷溫嬌生活了十幾年的故事背景。 這三件事交叉進行,說明了唐朝總體氛圍是太平盛世,但地方上還存在著管理不當的問題。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大唐境內神仙犯罪有魏征這樣的天界使者代為懲罰,民間犯罪有政府法規懲罰。 但到了西牛賀洲就完全是另一個景象了,雄踞一方的牛魔王、獅駝嶺吃光一個國家的大鵬精、交友甚廣的九靈元圣、百眼魔君和蝎子精等等都是法力高深的大妖怪。甚至許多還與佛門關系甚佳,比如如來派去殺死烏雞國王的獅子精就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還有占據獅駝國的大鵬精、小雷音寺的黃眉老祖也是佛門親戚。 這樣的西牛賀洲,如何擔得上“不貪不殺,養氣潛靈”呢? 連天竺國的僧人也說: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是《西游記》中,唐僧一行人見到如來佛祖,想要求取真經時,卻受到了阿儺、伽葉的刁難,并要求他們要給一點禮物花錢買經。當悟空把這事告到如來跟前時,佛祖卻選擇了袒護手下的行為,并且說道這是正常的事情:“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西游記》第九十八回” 由此看來,這經卻有功效,只是并不如大唐國民自治來得安穩。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