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夏不衣裘,非愛裘,暖有余;冬不用扇,非愛扇,寒有余。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乞火不如取燧,寄汲不如鑿井。救饑者以圓寸之珠,不如與之橡菽;貽溺者以方尺之玉,不如與之短繩。 彈鳥,則千金不如丸泥;縫緝,則長劍不如分針。 擔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飯豈堪食。登峻者戒在窮高,濟深者禍生舟重。畫脂鏤冰,費口損功;投虎千金,不如豚肩。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不藏無用之器。 事莫明于有效,論莫定于有證;高議而不可及,不如卑論有功。 道為仁者設(shè),馬為御者良;賢為圣者用,辯為智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 不廣求,故得;不雜學,故明。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福自何去,禍自何來?莫道隔墻無耳目,被里做事終曉得。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凡物各自有因果,種禾終不生豆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必起于小,族必起于少;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 堅冰作于履霜,尋木起于孽栽;積羽沉舟,群輕折軸。江河之溢,非一水之源;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金勝木者,非以一刃殘林;土勝水者,非以一璞塞江;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寒不累時,則霜不降,溫不兼日,則冰不釋。眾煦漂山,聚蚊成雷;高樹靡陰,獨木不林;小水長流,則能穿石。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銖而稱之,至石必過。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百尺之室,焚于突煙。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誤,或遺患于歷年。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青蔥。 道自微而生,禍自微而成;根深者難拔,基廣者難傾,禁微則易,救末者難。磨礱砥礪,不見其損,到時而盡;種樹畜養(yǎng),不見其益,到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到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到時而亡。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實倉廩。不敢失于一物之細,而后可勝天下之大。單絲不線,孤掌難鳴。財物貨宅,以大為重;政教功名,積微而成。后達多晚榮,速得多疾傾;君看構(gòu)大廈,何曾一日成;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徽塵;只要有恒心,鐵棒磨成針。 |
|
來自: 公司總裁 > 《古文/譯文/啟蒙/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