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心臟病人的感冒

     愚道309 2019-10-30
    余武強方:
    少陰癥感冒:病位在體表,脈沉細欲睡但睡不著,四肢厥冷,因身體功能低下,所以無發熱腸胃血循環不足,胃納差全身血管處于收縮狀太,所以四肢厥冷;發熱發不起來,僅額頭有些熱,體溫低,怕風;

    麻黃附子細幸湯:麻黃,炮附子,細幸,黨參,黃芪,桂枝,白術,茯芩,桃仁,丹皮;

    余武強治體虛感冒: 麻黃8,炮附子10,細幸4,黨參25,黃芪30,白術30,茯芩10,升麻10,柴胡15,陳皮10,甘草10,當歸10,霍香15, ,桂枝10,厚樸10;

    體質很壯的小伙子,風寒外感很重,這味甘草可以不用,他中土很盛,完全可以不用,直接麻黃、杏仁、桂枝可能也就好了。相反碰到一個體質比較弱的,那么麻黃的量就不能超過甘草的量,甘草必須得用。體質比較好的可用麻黃的量多一些,甘草的量少一些;體質再弱一些的,老弱病殘的,麻黃都不能用了,麻黃可能改成蘇葉,改成薄荷,改成荊介,甚至,中土可能光用甘草還不行,還需要加點人參;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少陰篇

     (2011-12-09 14:42:23)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附辛的藥物結構   
      那再來我們看這個麻黃附子細辛湯: 
       【桂11-21/宋300】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細辛二兩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條文寫說:“少陰病始得之”,剛剛開始進入少陰病的時候,“反發熱”,這個人反而發起燒來了。
      一個人剛得少陰病,理論上是燒不太起來的──當然也有例外,因為真武湯、四逆湯也是標準的少陰病,但是它是燒得起來的──所以我這個說法是有點瑕疵的。簡單來說呀,張仲景這個辨證點,在臨床上并不好用。
      那么它說“脈沉者”,如果你遇到少陰病的麻黃附子細辛湯證,你把他這個脈,通常那個人的脈就是比正常的情況再更沉一些、更弱一些。那如果你要說開麻附辛有什么“確定的脈象”,好像也不太有耶:尺脈大浮的,有;尺脈大沉、大弱的,也有。所以尺脈比正常人沉或者浮,感冒的分類,大概都算到少陰,常常是開麻附辛或者是真武湯,這是一點。
      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的方劑結構來講的話,麻黃是外發的,附子是補陽的,那細辛,在這邊我們可以說細辛是“通經驅寒”的藥。身體里面哪里有水,而水里頭有寒氣,細辛就可以把這個寒氣逼散。
      與水氣相關的經,一個是少陰經吧,一個是太陽經,但是我們通常也不會拿細辛作太陽經引經藥,一般是用它來作少陰經引經藥,就好像連屬著往里的附子跟往外的麻黃,當做一個橋梁。少陰經走到最表面的時候,那個地方就可以用麻黃把邪氣推出去了。在里面的時候,要用附子補陽,細辛就好像負責把附子補了陽氣之后,但是那邪氣、寒氣還沒有辦法構到外面讓麻黃推出去的話,中間那一段交給細辛。一般經方臨床醫家是這樣看待細辛的。
      那當然細辛在《神農本草經》的功能是什么?“通九竅”,對不對?所以后來麻黃附子細辛湯等也于是我們中國人“通九竅”的專病專方羅;這個另外再說。
      還有一點就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呢,是一個我們今天臨床非常好“濫用”的方子,好像有一個大陸什么地方的江湖傳說,某位醫生,幾乎不管什么病人來,都開麻附辛,誰吃了也都有好。他就只是把脈,覺得這個人尺脈虛,就開麻附辛,就這樣。
      這樣的開法,你覺得有沒有道理?今天的人感冒,的確有很多人,乍看是太陽病,但其實也是可以用麻附辛的。比如說,有兩種狀況我們是感冒不分經,直接用麻附辛的:
      第一種,就是一感冒,什么癥狀都沒有,就只是流清鼻涕,那馬上吃麻附辛,陽氣就通上來了,你就不一定要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然后另外一種,就是一感冒的當下,立刻就腰酸腰痛、一感冒腰就直不起來的,那也是直攻少陰的,那種情況下用麻附辛效果都不錯。
      還有一種看法是:如果照張仲景的講法,這個人是“發熱而脈沉”,發熱,是一個人的身體亢奮、緊張,脈沉是這個人血壓掉下來了,心、腎都衰弱了。你可以說在這個藥物組里面,附子是一個可以“強心、強腎”但是會“降血壓”的藥,病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直接只開附子好不好?不一定行,那個人的血壓不能更低了。而麻黃是發邪氣,對心腎不太好,但是是“升血壓”的藥,所以這兩個東西正好又是一個翹翹板,針對這個脈證來講,“反發熱.脈沉”這個狀態,麻黃、附子同用是有意義的;大概是這樣的思路。
      像〈太陽篇〉的麻黃湯這個方子,有人就說,麻黃湯其實是一個“大寒藥”,是“寒到你出汗”,這個說法是一個象征性的講法,但是從藥性這個面向而言,我覺得這個象征性的講法是很有道理的。
      咳嗽氣喘之類的病,也有開麻附辛的時候;因為它也是一個調血壓的方子。高血壓我們不太用麻附辛,但是低血壓我們常用麻附辛。而“低血壓”的這種說法,也牽涉到嗜睡癥(少陰病“但欲寐”嘛),通常是用麻附辛的。
      麻附辛與扁桃腺的發炎
      另外,一感冒立刻就扁桃腺發炎的,我覺得麻附辛也是可以用的主軸。

      我們喉嚨痛,也是有實熱的喉嚨痛的,像麻杏甘石湯證、銀翹散證……那都是有實熱的,怎么知道有實熱?右寸,上焦的脈,跳得比平常有力、兇猛,就知道是有實熱的。那個不屬于少陰的守備范圍,你要算溫病也可以。
      麻杏甘石湯證那種實熱的喉嚨痛先姑且不論,當人在得陰證、尤其是少陰病的時候,扁桃腺爛掉是常有的事情,這個陰證,把脈的時候,脈是沉細的,可是喉嚨痛得不得了,人的三陰經都有走到喉嚨這邊,肝經、脾經、腎經在支撐人的喉嚨,而最關系到扁桃腺的,是少陰腎經。
      當少陰腎經受了邪氣的時候,支持扁桃腺活下去的生命能就會被切斷;一旦扁桃腺的生命能被斷電了,它就失去抵抗力、細菌就亂繁殖一通了。所以扁桃腺爛掉、痛得要死,你以為是實熱、發炎,但其實很有可能是少陰經被斷電了,這樣當然是要用疏通少陰經的藥來治療它。所以,如果你的扁桃腺痛得不得了,而你的脈又是偏比較沉細的,我們要想到從少陰治:這是一個陰證,要用陽藥。
      當然,也可以用一點點寒涼藥來反佐,像上禮拜有講到“附辛芩連湯”,是不是?那個方也是可以用的。沒有麻黃也沒關系,至少治得到這個喉嚨的扁桃腺。少陰病剛發作、剛喉嚨痛的時候,可以用附子、細辛加一點黃芩、黃連來治療,這是一種做法。
      效果好不好呢?這就要看各位夠不夠警覺了。一開始痛的那個當下就馬上把脈確認,立刻吃藥,就會很有效,喉嚨一覺得刺痛,就馬上配麻黃附子細辛湯吃,通常還蠻有效的。
      關于麻黃附子細辛湯,有一點大家要記得:
      張仲景寫的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枚,附子一枚大概有漢代的三到四兩重。所以,我認為麻附辛比較好用的用量,是附子放得比麻黃、細辛多。而我們一般外面買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多半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那種比例,那種麻附辛有沒有用呢?常常也是有用的。可是當它沒有效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附子加量之后,就變得有效了。
      所以,麻附辛,到底來講,我覺得“附子出頭”比較有用,你就當作這個年頭附子品質已經下降了,麻黃跟細辛都是有些傷元氣的藥,品質都不會下降。所以附子放多,我覺得比較能夠確保它的療效。不然得少陰病,吃了藥,這個人反而虛掉,就沒有意思了。
      一般買得到的科學中藥“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一”的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愛困”、“小便尿不出來”的有辦法,治療“喉嚨痛”的少陰比較會失手。因為小便尿不出來,光是靠麻黃就可以發得動,可是,喉嚨、扁桃腺爛掉,這是這個區塊能量不足,必須要以補陽藥為主才行,所以附子一定要出頭。麻黃一、細辛一、附子二,這樣下去的話感覺比較有到,或者是麻黃二、細辛二、附子三,無論如何附子要它出頭,這樣才能確保它該有的療效。如果你隨便路上買一罐麻黃附子細辛湯想要治療少陰病的喉嚨痛,那通常是沒什么效果,反而壞了這個方子的名聲。
      里頭加點黃芩、黃連來反佐可不可以?可以啊。那,要不要去買黃芩、黃連這兩種單味藥?不必啦。家里如果有葛根芩連湯的話,挖一點來用就好了。反正只需要加一點點在里面,所以,“附子加量的”麻附辛湯兩克、葛根芩連湯一克,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就吃一次,像打點滴一樣,如果你的扁桃腺還沒有真的爛掉、死透,那差不多在四個鐘頭里,這個喉嚨痛會緩解、然后消失。
      但是,如果你不能把握住“在第一時間(四個鐘頭內)把它修復”的話,扁桃腺爛開了,就比較難修了。之后在〈少陰篇〉里有好些方子是治療喉嚨痛的,但是,無論那些方子再怎么好用,你還是要先把少陰病醫好,才能夠用這些方子。不然,少陰病本身沒有好,要光是單治一個喉嚨痛、扁桃腺,這沒辦法。
      “通經的”麻附辛與“通竅的”麻附辛
      我們講到麻黃附子細辛湯,專對這個那個的講了一大堆,可是〈少陰篇〉里的麻黃附子細辛湯或者是麻黃附子甘草湯,還是有它相當曖昧的地方。怎么講呢?我們在臨床上面,同學可能自己都有經驗到,就是:“臨時家里面沒有麻附辛啊,那不然吃真武湯看看好了。”啊?結果也吃好了,就算了。這樣,就不知道這個方,到底有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啊!這樣子的事情,還是讓人有點尷尬。
      當然,你說扁桃腺立刻就開始刺痛的那種,你立刻吃麻附辛,那還是麻附辛有效,真武湯就給你慢慢摸著,也會好轉,藥效也比較“穩”,但沒那么快速地有效。跟少陰經那一條經有關系的,還是麻附辛有效。“跟少陰經特別有關系”的這個說法,也讓醫家在注解麻附辛湯的時候,會說這個湯是治少陰經病,或者是治“太少兩感”,太陽才剛陷進少陰,還有一半牽連在表,一半牽連在里。
      如果你把脈的話,一個人剛太陽病感冒的時候,你會把到脈浮,對不對?可是你要去買桂枝湯的時候再確認一下:“咦?脈已經沈下去了?”這種時候,麻附辛是蠻有用的,太陽牽到少陰。
      麻附辛呢,在臨床上還有一個情況,之前也講過這個故事:你一感冒什么癥狀都沒有,就是尿不出來。而這個尿不出來“并不會讓你很清楚地覺得小便淋澀”──如果是尿道發炎的,是另外的醫法──而是,好比你在辦公室上班,莫名其妙地發覺:“為什么上午十點到現在下班時間已經晚上六點了,我都沒有跑過一次廁所?”這種往往是麻附辛,當然,后面會講的“麻黃附子甘草湯”也會有用。
      這種麻附辛或麻附甘的少陰病,其實如果那個人立刻就到西醫院去檢查的話,可能會說你是急性腎炎或什么東西。但我們不管它什么急性腎炎,這個東西是少陰初感,立刻發生,立刻就把它醫好。因為麻附辛或者是麻附甘哦,都有關系到邪氣干涉到腎臟的泌尿機能,其實,標準的少陰病在處理的“腎臟”比較是“內分泌”的部分;而關系到腎臟“泌尿”的部分,往往是太陽病,或所謂的“太少之間”:太陽、少陰之間的那種病。像是腎臟忽然絞痛了,那也是麻附辛可以醫的。
      那么,麻附辛的尿不通,固然可以有腎臟炎小便澀的感覺,但一般來講,就是沒有尿液為主。
      我說少陰病剛開始的時候,征兆都不明顯。比如說真武湯證剛來的時候,只是覺得“我今天沒什么干勁”,就只是這樣子而已。麻附辛剛來的時候,可能那個人的感覺就是“我今天鼻子一整天都不太通”、“我今天一整天怎么都沒有尿尿”,只到這種感覺。你說他水腫了嗎?又還沒有。但吃了麻附辛之后,就突然一直跑廁所,尿尿都來了,這樣的一種病的型態。
      這是不是最標準的少陰病呢?不是。少陰病本身牽涉得比較廣,麻附辛或是后面的麻附甘,這兩個方子,在條文上、或實際臨床,都不牽涉到下利。同學要記得:如果下利了,可能要往真武湯去想;若是“下利清谷”,那就要用到四逆湯,白通湯也有可能用到。所以一旦有肚子痛,拉肚子的時候,那就要用到〈少陰〉別的方去了,已經超過了麻附辛結構的守備范圍了。
      麻附辛,它通鼻涕、通尿,就“通九竅”的效果來講的話,鼻子的清鼻涕類的,也是麻附辛,那細辛本來就是溫經驅寒的藥。
      另外,比如說男科,男人有“不射精癥”,那這個病也是麻黃、附子兩味藥,去調他的自律神經;而細辛是通竅藥,所以這個方子會有效,這也是“通九竅”之意。
      那女人呢,好比說月經塞住了,所謂的“經閉”,那也是用麻附辛。那么如果你說麻附辛吃了有什么作用?有研究是說,它吃下去等于女性的什么荷爾蒙的作用。那關于這個,我們現在不說。
      那接下來,我們講一些臨床上“沒什么辨證點”的,比如說,坐骨神經痛,麻附辛合芍藥甘草湯也是常用的結構。只是,到底坐骨神經痛你是要用麻附辛?陽和湯?還是當歸四逆?你還是得抓一下主證哦,但如果沒有主證可以抓,那開藥就憑直覺了。
      細辛的鉆通跟驅寒的機能,我們剛說了坐骨神經啦;那如果是有人得了帶狀皰疹,那個疹可能好了,可是殘留在神經上面還有痛點,就一直繼續痛著。那種就是要用麻附辛把它推出去的。
      以調體質來講,一個人皮膚的顏色比較晦暗,人鈍鈍的,感覺行動不太平衡,然后皮膚又有些粗糙麻木,好像皮膚沒啥知覺;像這種皮膚鈍鈍、人鈍鈍的這種病,那也是用麻附辛通竅的。
      當然各種鼻子的病的通用打法,大概麻附辛都會掛在里面的,因為它是通竅比較好用的結構。

    火神派的醫案里面怎么用麻附辛啊?很多是用在這個人受了寒之后,忽然瞎掉、忽然聾掉、忽然啞掉,或者是吹了冷風牙痛,那這一類九竅受風寒塞住的,都是用麻附辛通出去,這樣子還蠻好分辨的。
      那九竅一起受風或七竅一起受風呢?那也有人的病,是眼睛鼻子耳朵全部一起在發癢,那七竅一齊發癢,都是用麻附辛。
      這些都參考辨證點啦,它本身張仲景給的辨證點,就是治感冒而已。
      那剛剛講到牙齦出血、甚至牙痛,有時也是可以用麻附辛驅寒的。這樣子的一個疾病框架,我們知道一下。
      頭痛有沒有用到麻附辛的啊?麻附辛的頭痛跟吳茱萸湯的頭痛不一樣,吳茱萸湯的頭痛是痛到你煩、痛到你惡心、痛到你想撞墻,但你真要說那有多痛?有可能并沒有非常痛,只是你受不了而已。
      那麻附辛的頭痛,所謂“少陰經頭痛”,是冷氣鉆到腦里頭,一般中醫說“腦冷”,腦子冷的癥狀是什么?是“頭痛如劈”,就是那個痛并不會讓你煩,可是劇痛來的時候痛到你嚇一大跳的那種程度。
      那種的程度是用麻附辛,趕快把腦子里面的寒氣逼出去。那你說腦也好、腎也好、腰也好,其實在某個程度來講是連屬的。
      那如果一個人腰痛,他的腰痛是“不能轉身”的那一種,那這個是用麻附辛,把寒氣給逼出去。若要加味,就加點川烏啦、加點干姜跟延胡索。
      當然在用法上這也不是很標準的麻附辛湯證,是推擴用法。剛才是以“腰痛”在當主軸來說,如果不是腰,而是手腳、肩膀有扯痛感,那還是當歸四逆湯有效的時候多些。
      那一個人常常身體發冷,這身體發冷的人,皮膚都是微微浮腫的,一個人怕冷而腎功能很低落,這個也是麻附辛可以醫哦。麻附辛因為它本身是一個比較偏“急性”腎臟病會有的湯證,那如果那個人有水腫的狀態,臨床我們也可以加到知母的。
      至于說,如果臨床上要講到麻附辛另外一個層次的推擴用法的話,那以后再教。以后講到痰飲跟水腫病的時候,有一個方子是麻黃附子甘草湯

      兩種版本的麻黃附子甘草湯
      【桂11-22/宋301】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我們看了“麻附辛”之后,再來看一下“麻附甘”。
      其實也不見得要稱之為“麻附甘”,在《金匱要略》里頭,這個方子叫作“麻黃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啊,說來,在理解上面,就更不容易。在《傷寒》來講,如果你是治感冒的話啊,到底這輩子有沒有機會用到這個麻附甘啊?
      在臨床上,通常我們麻附辛用起來很順手,養成習慣之后,這類的感冒,大概那個調調,用麻附辛就會醫好了。所以以臨床的出招率,好比治感冒,麻附辛的使用率是麻附甘的八十倍。這樣子的話,治感冒來講,麻附甘就讓人很沒力,會覺得它是不那么用得到的藥。
      不過,以藥理來講,我們姑且扯一扯;我只能說“扯一扯”,因為這不一定是張仲景之所以立這個方的原因哦。比如說,細辛這味藥,很奇怪:麻附辛這個方子哦,如果這個人是冠心病的患者,用了麻附辛呢,會引發心絞痛。不曉得細辛這個藥到底有什么作用?用了細辛,心會更虛一點。所以如果那個人的病,已經拖過一個病程之后,有細辛,反而會傷他的心陽。所以,就要去掉細辛,感覺會比較好一點,臨床上“麻附辛”在這類事情上是有碰過壁的。
      比如說丁助教某一次少陰喉痛,在家猛吃麻附辛,結果喉痛是好轉了,但藥吃太多,整個胸口都覺得“空掉了”,這個方子對“胸中大氣”還是有傷害力的。姑且知道一下,但我不敢說是絕對正確的理由。
      那么麻黃附子甘草湯啊,條文寫說,“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這樣,跟前面一條相比的話,就好像是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剛得到的那一瞬間,你覺得不對勁的時候”用的方子。而你已經得了之后──我想有些人是生了病也不急著買藥的,對不對?──拖著拖著,可能就過了兩三天了。拖兩三天之后,這個人身體可能會變得更虛弱一點點;你遇到一個麻附辛證的患者,但他的體力,已經比剛得病的時候要更差了。這個時候,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會比較溫和一些些;把細辛拿掉、換成甘草下去,這個湯就比較溫和一點。
      而張仲景也說,才幾天而已,就算是少陰病,也不一定有那么深入,還是用一點點的汗法把它推出去好了。可是呢,臨床上又遇到另外一個討厭的矛盾:照理說一帖藥如果是“汗解”,是比較會讓人虛的;“尿解”比較不會讓人虛,因為尿解的“氣化”比較完整,沒有那么傷陽氣。通常在臨床上會遇到的矛盾處就是:麻附甘吃下去,反而比較容易出汗;而麻附辛吃了不太出汗,多半是尿解──有這樣的一個狀況。
      所以,為什么比較虛的人用麻附甘反而比較好?細辛跟甘草的差異到底在哪里?這些我倒是不敢講得太篤定。通常是:那個人如果本來就有心臟病的、氣虛的,我們在用麻附辛的時候就會繞開,而用麻附甘。臨床上是這樣子在用。
      治水腫的麻黃附子湯
      另外一點呢,麻附甘這個方啊,它在雜病里頭也有用的,而雜病里頭用麻附甘是怎么樣用?在我們的桂林本是在十四之六十條:
      【桂14-60】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者,屬少陰為石水;沉遲者,屬少陰為正水;浮而惡風者,為風水,屬太陽;浮而不惡風者,為皮水,屬太陽。虛腫者,屬氣分,發其汗即已;脈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脈浮者,麻黃加術湯主之。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兩,炙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金匱.水氣病14-26】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分,日三服。
      它說當一個人開始水腫的時候……水腫你可以說是“急性腎臟炎”什么什么,西醫病名我們姑且不論。以中醫的辨證來講,可能那種急性的、忽然來的水腫,我們會算“感冒”;就是“有邪氣干擾你的腎臟”,這樣子想就好。那么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腎臟里面這個寒邪發出去,并且補腎陽,就這樣。
      西醫整個對于腎炎的認識框架,在經方派的世界,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它就說:如果你的脈比較浮的話,那你的病是屬于“太陽”的病;脈比較沉的,那就是“少陰”的。從少陰的區塊把邪氣發出來,那你這個腎臟炎、水腫就可以醫好。就這樣子來解釋這件事情。
      那桂林本用的這個麻附甘哦,它的劑量跟《傷寒》的麻附甘是一樣的,但是呢,《金匱要略》的這個麻黃附子湯啊,不一樣。《金匱要略》的麻黃附子湯是麻黃用到“三兩”,如果你是要用《金匱要略》的麻附甘來退水腫的話,最好再加一兩個辨證點:
      一、脈是沉的。二是、通常會“發汗而好”的水腫,都是上焦水腫,是從臉先開始腫的。頭臉先開始腫的那種水腫,而脈又是沉的,就用麻附甘。
      那吃了麻附甘之后的療效又是怎樣呢?那個人會先出少少一些汗,接下來就一直尿,也就是“一半汗解、一半尿解”的狀態。
      腎陽虛受風邪,而造成腎臟泌尿機能病變的醫案,像清朝《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他有一個醫案是說:他遇到一個醫生治療水腫,是麻黃只放八分,附子放一錢,因為他怕病人虛,所以附子放得比麻黃多;又怕藥太猛,所以甘草放一錢兩分,又比這兩個藥都多。結果那個病人吃了一點效都沒有──當然如果你現在要我開,加重十倍大概會有效吧,我的想法是這樣子──但在那個溫病學比較流行的時代,《傷寒》的藥他們都覺得有點太過量。
      結果吳鞠通他怎么開啊?他就說:麻黃我就給他開二兩,讓麻黃出頭比附子多;然后附子比麻黃少四錢,開一兩六;然后甘草又要比附子少,那甘草開一兩二。把它分十次喝──煮出來分十次喝的話,其實他開的量也不重的哦──喝了一次,水就退了。他就說:“看吧,這個藥哦,你汗要發得出來才行。你汗發不出來的話,那個邪氣沒有出路,反而不好醫。”
      這是一個參考,以他的醫案做為界定的話,治療水腫的時候,你既然用到麻黃劑哦,發一點點汗反而有效,不一定要要求完全從尿解。當然,你說這個人急性腎炎,如果水腫,他脈浮緊、無汗、人怕冷、裹棉被,那用麻黃湯嘛,對不對?如果有汗就用桂枝附子湯,就照《傷寒》醫,因為像桂枝附子湯,主證也有掛到“小便不利”哦,對不對?
      這種東西,掛到少陰的太陽病,很多都跟腎的泌尿機能是有關系的。有些是你去看醫生也很難搞的病哦,你去西醫院檢查也是一場大病。不過,在基本的中醫常識方面有所認識的話,“感冒”照《傷寒論》醫,在家里倒是隨手就醫得好;大事變小事了。這也是學經方蠻爽快的一件事情。這樣子也還不錯呵,有學到有賺到。
      這個方子即使今天、明天用不到,我想它的思路,還是蠻簡單的。理解了以后,就可以不要再忘記了。  

        “桂枝去芍藥湯加麻附辛”,那個在日本古方派的世界,被認為是很不可理解、但可以打癌癥的藥。教到的時候我們再來講那個方,我們現在先知道到這樣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 在线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国产av综合av|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頻|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明星精品无码AV换脸|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精品| 两个人的WWW免费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一区|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专在线电影|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日韩|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国产|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亚洲精品国模一区二区|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A级毛片100部免费看|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