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入老年人隊伍以后,經常為睡眠不好而苦惱,所以經常學習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通過多年的實踐,及對有這方面問題的親戚、朋友的調查了解,有一些認識和體會,有些問題值得提出研究、探討。 什么是睡眠?根據有關專家的說法,睡眠是人腦的機能。是一種主動過程,并有專門的中樞管理睡眠與覺醒。我們的身體具備滿足生理需求的潛在調節能力。在人的腦干存在“網狀結構”,它能激動整個大腦皮層,維持大腦皮層的興奮水平,使機體處于覺醒狀態,當它向上的沖動減少時,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活動水平降低,由興奮狀態進入抑制狀態,抑制從局部逐漸向周圍擴散,當抑制達到一定范圍,就進入睡眠狀態。 老年人睡眠有什么特點?根據有關專家研究和本人體會認為:睡眠不僅是一種生理需要,也是一種機能、一種能力。就像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的機能會老化、會下降一樣,作為腦組織神經系統的機能之一的睡眠能力也會老化和下降。表現為睡眠時間縮短、夜間容易覺醒、淺睡眠期增多、深睡眠期減少,容易早醒等。國外報告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半數以上有睡眠障礙,六十五到九十歲的境遇性失眠或慢性失眠患病率高達百分之九十。我國情況也大體差不多。 睡眠不佳對老年人健康長壽有什么影響?睡眠時人腦只是換了一個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貯存,有利于精神和體力的恢復。而適當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取得高度生產能力和生活能力的保證。睡眠既然是我們每天活力之源,心身平衡之首要要素。可以這樣說,沒有好的睡眠,就不會有健康長壽。因為睡得好是身心健康的標志,睡不好是苦惱和疾病的征兆。可以說,人的生命始自睡眠,睡眠是自然界賜與人類最聰明、最完美的攝生方法。睡眠作用大體有以下幾方面。一、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二、保護大腦、恢復精力;三、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四、促進生長發育;五、延緩衰老、促進長壽;六、保護人的心理健康;七、有利于皮膚美容等。從以上睡眠的作用可以看出,如果睡眠不佳,必然會對上述幾個方面都會有所影響。這種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我有這方面的體會。長期睡眠不佳,全身不適,頭暈腦賬,體弱無力,身心疲勞,食欲不振,毫無樂趣可言。并且原有的慢性病加重。血壓增高,心絞痛發作加頻,等等。總之,出現心身不平衡,哪兒也不舒適,沒有健康可言。 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睡眠不佳呢?首先是腦機能老化的結果。有的專家認為,老年人睡眠不佳是老年人睡眠能力自然降低的結果,是正常的。不能認為是失眠。我認為值得商榷。我認為睡眠能力下降到引響健康、影響生活質量,或者使原有慢性病加重,就要引起重視,并要極力想法加以糾正。就要用科學的方法,加以防治。睡眠老化,是有物質基礎的。有研究指出:從三十歲開始,每年神經細胞要減少百分之零點七左右,從三十歲到八十歲、我們的腦重量要減輕一百克左右。由于我們神經細胞減少,自然也就影響到我們的睡眠時間。這不能不引起要研究補救的方法。其次、病理性失眠是引起老年人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年齡加大,各系統、組織、器官老化越來越重,各種慢性病也越來越多。臨床上多見老年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精神疾病等。第三、我認為老年人睡眠不佳,還有遺傳因素的影響。僅就我的觀察和體會,同樣是老年人,條件都差不多,有的睡眠好,有的睡眠不佳。探究其父母、祖父母,都有類似的情況,說明有一定的遺傳性。并且,睡眠與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睡眠好的人,大多是樂天派,屬外向型性格,睡眠不佳的人,大多是內向型性格。而性格與遺傳是有一定關糸的。何況遺傳基因學,是科學的學說,無所不在,當然也一定會包括睡眠的。第四、其它有關的客觀條件、與因素對睡眠的影響。如缺少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及不合理的睡眠條件、不良的睡眠習慣等,都會影響睡眠的質量。這里就不詳述了。 怎樣保證老年人有健康正常的睡眠?我認為睡眠是健康長壽綜合平衡反應之一,因此,要想有好的睡眠,也必須是一個綜合平衡的措施??偟囊惨牵簞谝萁Y合、順其自然;適量運動、以樂為先;合理飲食、科學生活;注重睡眠、心理平衡;經常體檢、積極防治?,F著重講幾點。一、科學生活、順其自然。要養成適合自己的睡眠習慣,要定時睡眠,要尊守生物鐘的規律,順其自然。要營造健康的環境,創造有利睡眠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條件。二、要適量運動。適量運動可以幫助老年人入眠。據專家介紹,運動是通過影響生物鐘對體溫調節的控制,改變周期性體溫節律來深化睡眠的。持之以恒、適量運動,可以加深睡眠。最佳運動時間是下午三至四點鐘。不要離睡眠時間大近。三、平衡心理,先睡心、后睡眠。要保持正常心態,情緒平穩,順其自然,排除一切思想雜念,安靜平和。四、合理飲食。注意飲食的質與量及能量平衡。戒煙限酒,限濃茶及咖啡堿等飲料。多吃對睡眠有促進作用的食物,如牛奶、蜂蜜等。五、科學利用保健器具。如腳底加熱按摩器,睡前熱水泡腳等。“頭寒腳熱利于眠”,我實踐證明是有效的。六、積極防治老年人的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等。要按醫師的要求,防治到位,真正控制。這對睡眠大有好處。焦慮癥患者一般以入睡困難為主,抑郁造成的失眠多屬早醒型失眠,也要積極防治。七、必要的、科學的安眠藥物防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以前,我也怕安眠藥有付作用、產生依賴性,不大敢用。之后,睡眠不佳,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使我原有的高血壓病控制不好,波動很大,且冠心病心絞痛也經常發作。我的主治醫師只好給我服用佳靜安定,每天睡前兩片,(每片零點四毫克。)大概用了半個多月,效果很好,不僅能睡好覺,身心健康愉快,而且高血壓、冠心病也控制較好。但是確實產生了依賴性,不吃安定就睡不好覺。如是,我采取除了上述的一些措施外,試圖逐漸減量、停藥。最后,減至每日晚半片,再也不能減了,一直維持。這樣,始終睡眠能保證六至七小時,沒有任何付作用,身心感覺良好,高血壓、冠心病也一直比較平穩。我以為,這種必要的、適量的安眠用藥,是科學的、有效的。是對老年人腦機能之一的睡眠能力減退的一種有效的補救方法。能否說,就像有些老年人因年老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減退,可以補充注射胰島素一樣的作用呢?為此,我學習了有關佳靜安定的作用機制。據有關研究介紹,佳靜安定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增強r-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有關。r-氨基丁酸是重要的中樞抑制性遞質,其通過激動r-氨基丁酸受體而發揮作用。我們知道老年人腦的功能退化表現之一,就是興奮與抑制不平衡,覺醒與睡眠不平衡,其原因就是抑制能力減退,而這物質基礎之一,就是r-氨基丁酸的抑制能力減退。而佳靜安定(又叫阿普唑侖,屬笨二氮卓類,)卻能增加其抑制能力,使老年人興奮與抑制平衡、協調。所以睡眠質量較好,保障了老年人的健康長壽。當然這里有一個用藥量的掌握問題,量變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適量,可以平衡興奮與抑制過程,量過大,則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廣泛的抑制作用,可致嗜睡、頭昏、乏力等。大劑量偶致共濟失調和思維紊亂等。因此,用藥、用量必須因人而異,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濫用。 怎樣看待藥物的依賴性?從我依賴佳靜安定獲得好的睡眠中提出了這個問題,正如有的專家所說,對安眠藥的付作用和依賴性,要有一個辯證的態度。一方面要承認安眠藥的付作用和依賴性確實存在,即使現在比較先進的并被廣泛使用的笨二氮卓類安眠藥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安眠藥的副作用和依賴性是可以通過合理的選擇和服用,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對身體很少會造成危害。在這里,通過我的實踐提出一個新認識,即藥物的依賴性可否分為對身體有益和對身體有害的概念,上面己談到的,老年性糖尿病人因胰島老化而缺少胰島素可以每天人工補充,老年人老化因抑制能力下降產生的睡眠不佳可用佳靜安定等補充。事實證明這些措施,權衡利弊,對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壽總的是有益的 |
|
來自: 成靖 > 《免疫/自愈力/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