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茶友喜歡喝普洱茶和收藏普洱茶,普洱茶不僅好喝而且還具有很強的保鍵功能。但普洱茶的市場卻魚龍混珠、優劣摻雜,要買到真正優質的普洱茶并非易事,尤其是初涉茶圈的朋友們更加需要具備一定的辯茶常識。 普洱茶因加工方法不同分為生普和熟普。普洱生茶是鮮葉采摘后,經殺青、揉捻、毛茶干燥而成,普洱生茶的散茶再經緊壓成型,便成為緊壓生茶餅或茶磚。普洱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的茶,也就是在制茶過程中,直接完成發酵的全過程。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藝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才逐步固化下來,在此之前除了自然轉化的生普洱之外,沒有嚴格意義的普洱熟茶,如果有人兜售超過上述年份的普洱熟茶,還是謹慎對待為好。 辨別普洱茶的優劣,除了產地因素外,重點應把握以下七個方面: 1、看茶。由成熟的工藝制作的普洱茶,餅形圓潤,餅窩自然;邊沿整齊、松緊適度、油潤光潔、條索清晰。熟茶茶餅色澤以黑褐,棕褐、褐紅色為正常;生茶茶餅根據年份應為墨綠色(年份短)或棕褐色(年份長)為正常。 2、摸茶。摸摸緊實度,茶體疏松,根據同等儲藏條件則陳化速度較快,茶體緊實,則陳化速度稍慢。撬茶看內外,有“灑面”和“一口料”的區別。“灑面”是指茶體表面撒上一些等級較高的茶葉,為了賣相更好,“一口料”是指整個緊壓茶都是一種等級的茶葉。 3、聞茶。用鼻子細細聞干茶。普洱茶越陳越香,但如果存儲不當,就會串味,吸附有其它異雜味,如水悶味、草席味,煙熏味、霉味等等。有異味的普洱茶絕不會是味道好的茶。 4、辨茶香。取茶6-8克,洗茶1-2泡,公道杯倒出茶湯后,聞杯底香。有的杯底無香味,有的若有若無,有的香氣飄散,有的高銳直澈肺腑。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香氣,比如景邁的古樹茶香氣彰顯,持久飄逸;冰島的古樹茶淡雅清香悠遠如絲;需靠個人經驗來辨別真偽。有的氣味則是制作中出現失誤導致的,比如青草味、生青味是因為采摘的鮮葉炒得不熟或者欠火候導致的。 5、觀湯色。根據湯色可大致辨別年份。1至2年,湯色黃綠,如兒童稚氣未消;3年左右湯色金黃;3至5年,湯色橙黃;5至8年湯色橙紅;8至15年湯色石榴紅;15至30年湯色寶石紅;30年以上為酒紅。 湯色的透明度。透明度分為以下幾種:渾濁,懸浮物明顯可見,臺地茶多如此;不清晰但懸浮物不明顯;清晰;透明;透明發亮;晶瑩剔透。根據不同的透明度來分辨出茶葉的優劣等級,越是好的茶透明度越高。 6、嘗茶味。首先,嘗嘗茶湯有無異味,異雜味盈口,肯定有問題。有煙味(工藝中炒或者烘干時柴火的生煙襲擾)、糊味(工藝中弄糊了)、炒青味(曬青毛茶是炒干的而非曬干)、烘青味(曬青毛茶是烘干的而非曬干)、紅茶味(新摘鮮葉沒來及曬干,捂了造成葉梗發紅)、水悶味(工藝中被雨水淋濕)、霉味(儲藏不好產生發霉現象)。 其次,分辨香味的類型:根據時間的長短茶香依次為:花香(氧化程度淺)→果香(氧化比較充分)→蜜香(經過一定的發酵時間)→松脂香(茶樹保護好,采摘次數較少的葉片已經過一定時間發酵)→陳香(長時間發酵產生的芳香醇的香氣)→樟香(這個香氣可不是一定會有的,此特殊香氣有如淡淡樟木氣息,自然發酵時間長才能產生,當然不排除有人會為了利益弄虛作假)→藥香(芳香醇長時間發酵產生的特殊香氣)。 第三,區別香味的層次:從變化單一(只有一種單薄的香氣)→豐富(有多種香氣)→有層次(同泡茶湯由熱至冷產生多種不同的香氣)→變化(不同泡茶湯產生不同的香氣)。體味香感:香味下沉(香氣含蓄不張揚)→內斂(香氣豐富而且協調持久)→高揚(香氣尖銳且持久) 7、品茶感。茶感指茶湯含于口中的感覺。苦澀度是普洱茶的基本味道,俗稱“不苦不澀不是普洱”。關鍵在于苦或澀的感覺化開快不快,有無鮮甜的味覺產生;湯質是薄無物還是醇厚、飽滿。茶湯進口的感覺是粗糙、順滑,還是絲滑?;馗识虝哼€是持久。 喝茶也需要“實踐出真知”,喝得多了,有了比較,慢慢也就有了鑒賞能力了。 圖文資料來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