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青少年溝通的正確方式 青少年的父母都知道,讓孩子們敞開心扉可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當青少年開始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測試他們迅速發展的獨立性時,遠離父母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了。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和青少年維持開放的交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將自己日常活動和內心感受透露給父母的青少年往往具有較低的焦慮和抑郁水平,并且不太可能從事冒險行為。 研究表明,當溝通中斷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會受到影響。 那么,父母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呢? 研究人員指出,為了增加青少年向他們吐露秘密的可能性,父母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因為,父母和青少年的交談受到了抑制,青少年的的回避行為就會增加。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艾希莉·艾伯特Ashley Ebbert說:“即使青少年擴大了自己的社交網絡,父母也需要知道他們自己依舊是孩子主要的支持來源。” 發表,Ebbert女士和她的合著者Frank Infurna博士,以及Suniya Luthar博士發現,當青少年認為父母脫離(disengaged)自己時,就會導致信任和溝通的破裂,并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10.1017/S0954579418001219 模型的圖形說明了(a)疏離,(b)信任和(c)溝通的關系質量的變化。我們看到父母脫離孩子的情況,從中學到高中一直在增長,而信任和溝通從中學到高中則顯示出下降。 研究小組使用了Luthar博士在新英格蘭郊區青年研究(NESSY)中的262名青少年的數據,該研究是針對高學歷學校青少年的縱向研究。從六年級到四年級,學生每年都要填寫調查問卷,評估他們與父母的疏離感(“我沒有得到父母的足夠重視”)、信任(“我父母接受我”)和溝通狀況(“父親會告訴我什么時候對某事感到不安”),以及抑郁和焦慮的癥狀。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在報告中說母親越來越疏遠、越來越缺乏信任的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對母親越來越不信任的青少年,其焦慮和抑郁癥狀水平更高。 Ebbert女士說:“對于父母來說,至關重要的是:找到一種方法:推開青少年筑起的圍墻、保持開放的溝通以及信任和支持的感覺,并且同時還要尊重他們的空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一般都很少和父母講述自己的事情。2017年8月發表在《情緒》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父母可以做些什么來鼓勵大一點的青少年開口和父母交流。 研究人員招募了50名青少年和他們的母親來討論他們經常爭論的話題,比如他們是如何選擇朋友的。研究人員觀察并記錄了母親們所表達的情緒,記錄她們是否批判、生氣,是否感興趣、是否正確。 研究人員發現,讓青少年打開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和他們的年齡有關。 年齡在17-18歲之間的大一點的青少年,在母親高度認同的對話中更容易表達情感。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當母親表達負面情緒時,青少年更容易敞開心扉,而母親保持中立立場時則不那么容易開口。 也許年齡較大的青少年更有能力處理母性更寬泛的情感,或者“只是想知道父母在乎(自己)”,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的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德拉·梅因( Alexandra Main)猜測。 過去的研究發現,如果年齡在13-14歲的年輕青少年看起來心事重重、缺乏信任、被輕視或情緒容易爆發,那么,他們向父母透露個人信息的可能性較小。然而,當父母平易近人、冷靜、給出好的建議,并相互表露自己生活的時侯,這些青少年就更容易開口說話。 “那些對孩子的學業和行為了解最多、影響最大的父母,并不是那些提出很多問題的人。”費城兒童醫院家長與青少年交流中心的共同創始人肯尼斯·金斯伯格( Kenneth Ginsburg)說,“他們往往是反應最不積極,并且表達了熱情、無條件愛和支持的人。無條件意味著:‘我理解你所經歷的,我不會去任何地方,你按照你的方式就可以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條件的接受風險行為。金斯伯格博士指出,研究表明,孩子期望父母參與進來的三個領域是:安全、道德和社會規則。他說:“青少年希望父母能夠在這些領域表達他們的關心,設定適當的界限,并抱有很高的期望。” 在(青春期)危機的年代,保持牢固的親子關系比保護青少年的安全更有效。金斯伯格博士補充說:“它塑造了健康的人際關系,并教導青少年如何在未來的歲月成功地處理與同齡人和自己家庭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