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在康熙面前的“語出驚人”,使得雍正第一次見識到了鄔思道的厲害。《雍正王朝》劇情開始的時候,雍正接下了江南籌款賑災的消息,而他到達江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代年羹堯將鄔思道送回北京自己的府上。 在此之前,鄔思道的一篇《士子揭世文》揭露了科場的腐敗與弊病,而這也使得他遭受了長達十年的牢獄之苦,不僅身患腿疾,行走不暢,同時也使其內心遭受了巨大的打擊與創(chuàng)傷。 不過,這篇《士子揭世文》卻讓同樣剛正不阿且憤世嫉俗的雍正找到了共鳴,與此同時,除了這份氣節(jié),鄔思道的學識和文采也讓雍正頗為欽佩。出于這樣的原因,雍正想要將鄔思道聘請到自己的府上成為自己的幕僚,以在紛繁復雜的政治斗爭中,找到重要的幫手與支持力量,并且也能讓其為自己的兒子們傳道授業(yè)。 (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接連鄔思道前兩次對雍正的獻計獻策,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一次是追比戶部欠款的時候,鄔思道勸諫雍正應該當仁不讓的接下這份差事。 當然,雍正也照做了。只是追比戶部欠款的進程并不順利,先是眾位皇子特別是太子胤礽從中阻撓,隨后又遭到了大臣們的抵制,到最后接連發(fā)生魏東亭被逼自盡,老功臣找康熙求情,十阿哥胤又帶著官員上街變賣家當等一系列事件,弄得的場面混亂,影響極為惡劣,讓朝廷與康熙的顏面全無。 鑒于這種情況,康熙只能草草將追比欠款的事宜草草了結收場,雍正本人盡管沒有被削除爵位,但是也遭到了罰俸一年的處罰。 對于雍正來說,這件差事,最終還是辦砸了。當然,這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雍正本人,他任用的田文鏡尖酸刻薄、剛愎自用,遭到了朝臣們的集體抵制,進而成為了雍正追款的拖累。同時,雍正本身也缺乏方式方法,只是一廂情愿的逼迫與哀求,就連康熙都說他是“以精明自詡”,這才最終導致了追比欠款的無疾而終。 而這卻也讓雍正對于鄔思道勸諫他接下這份差事的正確與否,產生了懷疑。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次是審理“刑部張五哥冤案”,鄔思道勸諫雍正不能接下這件差事。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雍正起初同意接下這份差事,差點讓鄔思道憤而出走,最后才知道這是雍正的計策,他希望借此打消康熙對他的偏見,同時也可以順利將這份差事推脫掉。 而最終的結果是,負責主審的八阿哥胤禩,背著同樣參與案件審理的十三阿哥胤祥,連夜誘審肖國興,以至于太子胤礽的全部罪證為康熙所知,肖國興更是被連夜送到了寧古塔。這使得包括胤礽、雍正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在內的眾人完全陷入迷惑之中,特別是太子胤礽,他還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冷落,倍受打擊。 也正是看到了胤礽的慘狀,讓雍正有感而發(fā)“我怎么就言聽計從了呢”,這是他對自己聽從鄔思道建議的一種懊惱之情,同時也是對鄔思道能力的懷疑。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一次,弘歷的大放異彩,讓雍正感到了莫大的欣喜,也讓康熙眼前一亮。 包括康熙和雍正在內,在場的所有王公貴族誰也不會想到,小小年紀的弘歷,會將康熙狩獵的成果記得如此清楚,甚至連康熙的皇子們都不一定能說的上來。這是對康熙的莫大贊美,同時也是對支持八阿哥胤禩的蒙古王公的觀點進行了徹底的反駁,更是戳穿了八阿哥胤禩的假仁假義,而這恰恰說出了康熙的心里話,也替康熙甚至與太子胤礽挽回了場面,找回了面子。 于是,康熙將蒙古王公進貢給太子胤礽的金如意賞賜給了弘歷,冥冥之中,也預示著國家未來統(tǒng)治者人選的交接。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康熙看來,這是雍正教子有方,他本人必然會得到康熙的青睞,而實際上,雍正非常清楚,這些都是鄔思道的功勞。 鄔思道自登入雍正的府上開始,就仔細研讀康熙皇帝的卓著,學習有關康熙皇帝的書籍,為的就是更加深入而又徹底的了解康熙,熟悉、通曉康熙皇帝的想法,以在關鍵時刻,站在康熙皇帝的角度給予雍正最為合理也最為適合的建議。 而弘歷在康熙面前的話語,正是鄔思道教授與灌輸的結果,也正是有了鄔思道這樣的安排,加上弘歷的聰慧,才有了弘歷的語出驚人,讓康熙頗為感動,而雍正也就此沾光,為康熙所喜愛和器重。 (圖片來源于網絡) 然而,此時的雍正非常清楚,鄔思道他是無法賞賜的。鄔思道在雍正的府上,是雍正的幕僚,同時也是雍正兒子們的老師,在雍正從江南籌款賑災回京后,就帶領著包括自己福晉在內的府上眾人,向鄔思道行了大禮,甚至在節(jié)日家宴的時候,都要請鄔思道上席就坐,可以說給了鄔思道莫大的尊重。 只不過,雍正能給到鄔思道除了這份禮遇,也就是對其言聽計從,至于其他的賞賜,確實無法給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名望和仕途,雍正不會給他。 這是斷不可取的,本身鄔思道在雍正府上成為雍正的幕僚就是一件非常絕密的事情,這在電視劇中表現的非常明顯。一方面,鄔思道與雍正進行謀劃,基本都是在深夜進行,而且很多時候僅是這二人私下里的密謀,另一方面,就是那雍正兒子們的老師,這一身份掩蓋鄔思道的真實作用。 所以,鄔思道不會像李衛(wèi)那樣,走雍正的王府上走出去,成為朝廷官員,更不會放其離開自己的府上,同時也不會對外進行聲張。 (圖片來源于網絡) 至于錢財,雍正也不會給他。 后來鄔思道為什么執(zhí)意要田文鏡的八千兩幕酬,還是因為沒錢嘛。 不管是在雍正府上,還是在李衛(wèi)府上,生活可以很好,但是錢上面,肯定受限制。特別是在雍正府上,不是雍正給不起,而是不愿給也不能給,畢竟他也要限制鄔思道,避免鄔思道逃走后,可以快速的安頓。 所以,對于鄔思道,雍正只能是極盡安撫,并且更加器重和尊崇,至于其它方式的獎賞,確實難以實現。 (圖片來源于網絡) 雍正對于年秋月以及整個年家的賞賜,既是做給鄔思道看的,也是做給年羹堯看到。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全家都是雍正府上的包衣奴才,年秋月更是在雍正府上做著下人的工作。當然,這是電視劇的杜撰,正史中年羹堯家族早在順治皇帝時期就已經脫離了賤籍,有了正式的漢軍旗人戶口,雍正只是將他們家從漢軍鑲白旗抬到了漢軍鑲黃旗,而且這也是在雍正登基之后的事情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單純是一個年秋月,雍正沒有任何獎賞的必要,但是關聯到其背后的鄔思道和年羹堯,雍正希望這一手便實現了多重目的。 一來,抬高了年家的地位,更好的拉攏年羹堯。 通過年秋月,抬高了的是整個年家的地位,這其中得益最大的便是年羹堯了。曾經“包衣奴才”的背景讓他的晉升受到了限制和制約,如今可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同時這也將使得子孫后代蒙蔭,年羹堯必然對雍正是感恩戴德,以此讓年羹堯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來,這也在給鄔思道提醒。 鄔思道與年秋月已經暗生情愫,這一點雍正已然是看在眼里,雖然雍正表面上并沒有任何的反對,但是不代表他心中沒有些許的擔憂。一方面,年羹堯懂兵法、有兵權,鄔思道有智慧、有謀略,兩人的結合必然是對自己乃至整個朝廷的威脅;另一方面,雍正還需要年秋月作為牽制年羹堯的重要手段,豈能就此放棄。 所以,雍正用一手抬旗的策略,將年家的身份提升,按照清朝“旗民不通婚”的傳統(tǒng),從制度和禮法上,否決了鄔思道和年秋月在一起的可能性。 而鄔思道也就此認清了形勢,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就此也就對年秋月斷了念想,更明白了自己要做的只能是竭盡全力的輔佐雍正,至于其他的全要看雍正的安排。 ![]()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年秋月雖為一介女流,但是也看出來雍正的想法,明白了自己對于雍正的“價值”,盡管年家特別是年羹堯靠著這份“價值”飛黃騰達,但是犧牲的確實年秋月自己的幸福,這才導致了年秋月對于年羹堯的翻臉。 這并不是怨恨雍正,也不是怨恨年羹堯,而是對于自己身世的怨恨,這也是對于自己命運的一份無奈罷了。 ![]() (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