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寫作文應該不是一件難事,至少不會很痛苦。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初三,寫作文還痛苦的話,那就說明他根本就沒有掌握寫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那么,學生寫作文時的“痛點”有哪些呢?老穆認為: 【1】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審題”上; 【2】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立意”上; 【3】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選材”上; 【4】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結構”上; 【5】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語言”上; 【6】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首尾”上; 【7】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手法”上; 【8】有的學生寫作文痛在“字數”上; 【9】還有的學生則兼而有之…… 老穆認為,只要針對你所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即可,就怕你的問題太多,那可就麻煩了······ 案例分享——學生苦于寫作無素材,老穆從生活中激發孩子寫作靈感 他叫S,是老穆的初三學生,學習成績不錯,班級前五名。 有一天,S找到我,道:“穆老師,我總感覺寫作文沒有素材,怎么辦?” 我指了指他衣服上的紐扣,道:“這不就是寫作素材嗎?” 孩子笑了笑,仍是一臉疑惑,道:“穆老師,這是什么意思呢?” “你現在用‘紐扣’構思一篇作文,說來聽聽?!崩夏碌馈?/div> “這······”,孩子不解道,“這個有啥好寫的,不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紐扣嗎?寫這個,有人看嗎?” 我笑了笑,道:“會寫作的孩子,往往能借助它,展開合理想象,并賦予它一定的情感?!?/div> 孩子想了想,還是疑惑不解。于是,我就耐心地向他講解了一番,如下圖: 孩子聽完后,是豁然開朗,道:“謝謝穆老師,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孩子在今后的寫作中,學會了從生活中捕捉一些不起眼的素材,然后運用恰當地寫作手法,并賦予它一定的情感······ (一)要想寫作文不痛苦,請你掌握寫作文的萬能套路。 本方法只針對記敘文寫作,穆老師為大家整理如下圖:(小我到大我的過程) 小我——事件——觸動——品質、學習、意志、修養、情感——提升——大我 (二)學會掌握一些“固定”的寫作技巧,或許能助你快樂寫作。 老穆認為,固定不是“死板”,相反,它是靈活的起點。 舉個簡單例子,你剛學自行車時,想必是兩只手緊握龍頭把,生怕跌倒。 當你熟練掌握騎車技巧后,你就可以單手握把了,甚至雙手脫把。 寫作文,亦如此! (友情提示:騎自行車不可以雙手脫把,危險?。?/div> 【1】學會固定好你的寫作素材 對于中考作文而言,記敘文“立意”往往分為兩類:成長勵志類和情感道德類。 我們學生要學會將“同一素材,用于不同寫作要求中”。 長此以往,我們就會覺得作文越寫越簡單,越寫越快樂! 倘若你不懂“自圓其說”,換一個作文,就換一個寫作素材,怎能不痛苦呢? 【2】學會固定好你的開頭與結尾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寫作方式與風格,穆老師建議,你的作文開頭與結尾形式,不妨固定下來,不斷練習,長此以往,你將學會“以不變應萬變”,你會越寫越快樂! 倘若你每寫一次作文,就換一個開頭與結尾方式,怎能不痛苦呢? 【3】學會固定好你的結構模式 記敘文結構模式就那么幾種,穆老師建議你固定那么一兩種,并不斷去練習。 倘若你每寫一次作文,就換一個結構模式,怎能不痛苦呢? 【4】學會固定好你的寫作手法 有的學生擅長“欲揚先抑”,每次考試都是,結果往往是越寫越棒!手法也越練越熟。 試想一下,你每寫一次作文,就換一個寫作手法,怎能不痛苦呢? (三)要想寫作不痛苦,平時訓練不可無。 【1】平時要養成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倘若平時沒有養成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到了寫作時,不犯難才怪!我們每天只需要花半個小時就可以了,何樂而不為呢? 【2】學會留心觀察生活,注重積累素材。 作文本就源于生活,倘若我們平時都不注重觀察生活,又哪來的寫作素材呢?又怎能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來呢? 【3】勤寫雜感,增強寫作能力。 隨身帶個小本子,有靈感時,就寫出來!先不論好壞與否,寫,就是進步 【4】生活中要敢于說一些“有用之話”。 說話,不妨“文縐縐”一點! 剛開始時,你會覺得很矯情,習慣了,也就成為你的一大特色了,是有文化素養的體現! 【5】平時寫作時,要“刻意”將平時讀書所獲運用到作文中。 如果不能學以致用,又有何用呢 【6】平時學習和練習作文的基本寫作技巧 。 關于作文的寫作技巧,就要靠同學們平時刻苦訓練了,穆老師給大家一些訓練方向,希望同學們朝這個方向上去重點練習! 【結束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庇H愛的同學們,“妙手”可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我們的勤奮努力練就的。如果你想考試時快樂地寫出一篇好作文來,平時就不要怕吃苦哦!加油!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并點個贊哦!
|
|